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午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順治年間重建。樓閣巍峨,十分壯觀。

中門為皇帝出入專用,但在清代,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在發榜之日可以從該門進出一次。此外,皇帝結婚時,皇后可以乘轎從中門進入,其他文武官員從左門進出,宗室王公從右門進出。清代時,午門還是皇帝每年冬至頒發下一年曆書之處。遇有戰爭獲勝,也在此處舉行凱旋、“獻俘”的儀式。

墩台上正中建有一座門樓,面闊九間(60.05米),進深五間(25.00米),重簷廡殿頂。墩台兩翼各設有廊廡13間,俗稱“雁翅樓”。廊廡的兩端均有重簷攢尖頂的方亭。正樓兩側分別建有鐘鼓亭各三間,每逢皇帝親赴天壇、地壇祭祀時,鐘鼓亭的鐘鼓齊鳴,皇帝赴太廟祭祀則擊鼓,大型活動則鐘鼓齊鳴。午門的建築左右對應,高低錯落,形似朱雀展翅,所以午門又稱“五鳳樓”。

午門南面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一座門,​​其中東為闕左門,西為闕右門。 《國朝宮史·卷十一·宮殿一·外朝》載,“又北東出者為闕左門,西出者為闕右門。門外各有下馬碑石。凡九卿會議,揀選人員,驗看月官,俱集左門下。八旗都統會議俱集右門下。門北為諸王朝房,左右各三楹,甬道左有嘉量亭,右有日景晷度。”

闕左門:午門外向東出入之門,坐西朝東,出門是太廟(今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此門始建於明朝初年,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門外設有下馬碑石一座。 “凡九卿會議,揀選人員,驗看月官”,均集於此門。闕左門北有朝房三間,為諸王朝房。

闕右門:午門外向西出入之門,坐東朝西,出門是社稷壇(今為中山公園)。此門始建於明朝初年,面闊三間,單簷歇山頂,門外設有下馬碑石一座。 “八旗都統會議”集於此門。闕左門北有朝房三間,為諸王朝房。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

太和門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稱“奉天門”。明朝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辛卯重建改稱「大朝門」,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門”[來源請求]。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太和門”。

明朝時,太和門是“御門聽政”之處,皇帝在太和門接受臣下朝拜及上奏,頒布詔令,處理政事。清朝初年,皇帝也曾在太和門聽政、賜宴,後來“御門聽政”改在乾清門進行。清朝順治元年九月(1644年),清朝統治者定鼎北京之後,首位皇帝順治帝在太和門頒布大赦令。

午門至太和門
午門至太和門

午門與太和門之間是各種確保皇宮每日運作正常的房、館與署。

東側:

  • 南鞍庫棣屬內務府三院之中的武備院下屬四庫之一, 掌製造、供備皇帝御用的鞍轡、傘蓋、幄幕等物。

  • 氈庫棣屬內務府​三院之中的武備院下屬四庫之一, 掌製造、供備紫禁城的氈。

  • 內閣公署為清代大學士直舍,亦稱大學士堂,後為內閣大學士齋宿之所。

  • 協和門:  紫禁城外朝中路和東路文華殿等區的交通要道,是外朝出入東華門的必經之路。協和門南、北兩側各有11間廡房,均為黃琉璃瓦頂,連簷通脊,前出廊,後為風火簷。清朝初年,在北側廡房設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公署,南側廡房設內閣誥敕房。

  • 稽察欽奉上諭事件處公署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特旨設立,負責監察督辦皇帝交辦之事件辦理情況的機構。

  • 誥敕房是清朝中央內閣下設的機構。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始設誥敕房,隸漢本房兼管。專司校勘和收發誥敕。凡漢票簽處撰擬誥敕,由誥敕房審核,繕定正本,用寶頒發。封贈誥敕,按定式刊刻存儲,凡用時交中書科填寫,經誥敕房校閱頒發。

西側

  • 起居注館是清代掌侍皇帝政務之起居、記言、記行的機構。負責記錄朝會、御殿、御門聽政、殿試、御經筵、外藩來朝、大閱、節日、出師命將、凱旋迎勞及歲勾重囚等重大事件。皇帝謁陵、校獵、駐蹕園苑、巡狩方岳時,記註官皆護從。每月成滿、漢文各一冊,書明年月日及記註官姓名,次年按月排纂成冊,命名為《起居注》。

  • 翻書房是辦理宮中滿漢文互譯事宜的機構。

  • 熙和門是從紫禁城前朝出西華門的必經之路,也是紫禁城外朝中路和西路的武英殿、內閣等區相互聯繫的交通要道。熙和門南、北兩側各有十一間廡房,均為黃琉璃瓦頂,連簷通脊,前出廊,後為風火簷。清朝時,北側廡房為繙書房,南側廡房為起居注館。

  • 皮庫,是清朝內務府廣儲司下設的六庫之一,負責貯藏皮貨。皮库在紫禁城内分布在不同地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