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御花園

御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門以北。

 

花園明朝稱“宮後苑”,清朝稱“花園”。花園是一座微型的皇宮後廷花園。這裡的花石小徑、假山、池塘、古林,都是妖心悦目的。御花園設在皇宮中路的末端,很有意味。領略了皇宮中路一座座高大巍峨的宮殿莊嚴肅穆的感覺之後,來到御花園,會體會皇宮溫和婉約的一面。花園原來是皇帝及后妃憩賞的園林,也兼具頤養、祭祀、讀書、藏書等功能。

 

花園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花園的主體建築欽安殿是重簷盝頂式建築,處在紫禁城中軸線上,以欽安殿為中心,向南側及東、西兩側佈置亭台樓閣。禦花園內的竹、柏、松之間點綴山石,形成了四季長青的景觀。

花園的主要特色有:

  • 建築佈局對稱但又靈活,舒展而又有機地融為一體。欽安殿兩側平衡佈置將近二十座各類建築。其中,浮碧亭和澄瑞亭、萬春亭和千秋亭獨具特色,這兩對亭子東西對稱分佈,浮碧亭和澄瑞亭是橫跨水池的方亭,南側出抱廈;萬春亭和千秋亭是上圓下方、四面出抱廈、平面呈十字形的多角亭,表現“天圓地方”的觀念。

  • 園內奇石星羅棋布,草木茂盛,古柏和藤蘿都有數百年曆史。花園內現存一百六十多株古樹,分佈在園內各處,還有各種山石盆景點綴園中。例如絳雪軒前的一段木化石製成的盆景,貌似長年曝曬的朽木,敲擊卻有聲,確實是石質。

  • 園內甬路都是用各種顏色的卵石鋪砌,組成九百多幅圖案,包括人物、景物、花卉、戲劇、典故等等。

御花園中軸缐

御花園中軸線

御花園建築

御花園中軸線上的建築有:

 

  • 天一門:位於禦花園內,紫禁城中軸線上,是欽安殿院落的南門,明朝嘉靖十四年添建欽安殿院牆時興建。最初名為“天一之門”,清朝更名為“天一門”。陰陽五行說中,北方屬水,欽安殿地處紫禁城中軸線北端,院門名“天一”,取自《易經》“天一生水”,正和五行之說相應。門前左右兩側有銅鍍金獬豸各一隻,門前御路正中設有青銅香爐一座。香爐南面有對曾經結合的連理柏,也是御花園中唯一的連理柏,為二級保護古樹,樹齡在一百年至三百年間。天一門內正對著門有“人”字柏一株,樹齡在三百年以上,為一級保護古樹。

  • 幡桿:位於天一門內東側。現僅存幡桿石座。

  • 焚帛爐:位於天一門內西側。

欽安殿

位於御花園正中偏北,處在中軸線上,主供玄天上帝。

 

欽安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嘉靖十四年添建牆垣後自成一個院落。 明朝嘉靖帝奉真武大帝為尊神,認為應當“治世玄岳”。

 

清朝雍正時期,任命江西省龍虎山道士婁近垣擔任欽安殿住持,並且下令在御花園玉翠亭東側的空地上添蓋多間房屋供法官居住。清朝乾隆時期,乾隆帝御書“統握元樞”匾,懸掛在欽安殿明間主樑上。 另有嘉慶帝御書“道崇輯武”匾。清朝乾隆年間,曾經在欽安殿前簷接蓋抱廈三間。

 

  • 欽安殿前有月台,四周環繞穿花龍紋漢白玉欄杆,龍鳳望柱頭,僅有欽安殿後面正中的一塊欄板是雙龍戲水紋。月台前出丹陛,東西兩側分別出台階。

  • 院內東南設有焚帛爐,西南設有夾桿石,二者以北分別有香亭一座。

  • 欽安殿前院牆正中央闢“天一門”,東西牆有隨牆小門,通往花園。

  • 欽安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

欽安殿內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傳說玄武為北方神靈,代表二十八星宿中的北方七宿,為龜蛇狀。在陰陽五行中,北方屬水,色為黑,守護紫禁城建築免遭火災。明永樂皇帝自詡為真武大帝飛升五百歲之後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動下,宮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別盛行。


到嘉靖時期,由於皇帝篤信道教,對欽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廟宇,再塑金身,並於此設齋打醮,貢獻青詞,奉祀玄天上帝,歌頌皇帝至誠格天。嘉靖一朝宮中經常發生大火,為防火災,嘉靖皇帝更是潛心奉玄修道,供奉玄武大帝作為壓火的鎮物。他還特別在欽安殿垣牆正門上題寫“天一之門”四字。


清代諸帝雖信奉喇嘛教,但並不排斥道教。康熙、雍正兩朝都先後在此設過道場,為皇太后祈求福壽安康。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鬥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年的節慶及農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宮中的道官道眾按例設醮稱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來拈香行禮,祈禱水神保佑皇宮,消滅火災。


欽安殿內設置道場,舉辦演教活動時,有時會請宮外的道士主持道場。康熙、雍正時,曾經在喪禮期間為太后設置道場,舉行追薦儀式。欽安殿事務由太監道士負責管理。

欽安殿週圍的宮門

  • 順貞門:位於內廷中路北端,是御花園的北門。始建於明朝初年,原名“坤寧門”,明朝嘉靖十四年由於坤寧門移至坤寧宮後北圍廊正中,所以此門更名為“順貞門” 。順貞門隔街和神武門相對。順貞門內南向正對承光門,順貞門內左右兩側分別是延和門、集福門。皇后到西苑先蠶壇行祭祀禮或者赴圓明園、壽皇殿等處都從順貞門出入,皇帝有時也經順貞門出入。欽安殿舉辦道場時,隨時啟閉順貞門供道士出入,但要嚴格稽查,禁止閒人出入。明朝逢宮人病故,棺槨自順貞門的右側之門送出。清朝后宮親族女眷曾經奉旨在順貞門會親,選秀女也進順貞門。如今,順貞門建築保存完好。

  • 承光門:順貞門內南北向的門,明朝已有,清朝沿襲明製。承光門內左右兩側分別有一隻鎏金銅臥象。承光門裝飾性很強,關閉後作用類似順貞門前的影壁。

  • 延和門:順貞門內西側東西向的門,明朝已有。延和門向北連接禦花園的北宮牆,向南折向東連接承光門。

  • 集福門:順貞門內東側東西向的門,明朝已有。集福門向北連接禦花園的北宮牆,向南折向西連接承光門。

御花園東軸缐

御花園東軸線

  • 瓊苑東門: 於御花園東南角,坐西朝東。出瓊苑左門向南,便是坐北朝南的長康左門。

  • 絳雪軒: 位於御花園東南,為一座小型殿宇,是御花園中賞景休息之處。絳雪軒的明間開門,次間、梢間是檻窗,上是福壽萬字支窗,下是大玻璃方窗。絳雪軒前原來有海棠樹五株,花瓣飄落之時,恰似雪片紛降,遂將此軒命名為“絳雪軒”。

    •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命從河南省移來太平花栽植,取代了古海棠。太平花的葉片呈長橢圓形,邊緣帶有稀疏的小齒,四枚白色花瓣,每年初夏開花,花氣清香。花壇前有一個木化石柱,色澤鐵灰,上面刻有乾隆帝御題。

御花園西軸缐

  • 萬春亭: 按照五行方位,東方屬春,西方屬秋,故得名。 萬春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由一座方亭四面出抱廈而成。圓攢尖頂,明朝稱為“一把傘”式,寶頂用彩色琉璃寶瓶承托鎏金華蓋形成。上圓下方的屋頂仿“天圓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內的天花板上繪有雙鳳,藻井內有貼金雕盤龍,龍口銜有寶珠(軒轅鏡)。 萬春亭內的軒轅鏡於2013年出於安全考慮也卸下放入庫房。清朝曾在萬春亭供奉關帝像。

  • 浮碧亭: 位於御花園東北,正北為摛藻堂,正南為萬春亭。建於明朝萬曆十一年。浮碧亭平面呈方形,有矩形水池,水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浮碧亭即建在橋上。方亭內的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四周是百花圖案天花,簷下繪有蘇式彩畫。抱廈三面開敞。亭下池中的水引自紫禁城護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有芙蓉、游魚。

  • 摛藻堂: 位於堆秀山東側,北依宮牆,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摛藻堂西牆闢有一個小門,通往西耳房。摛藻堂前出廊,明間開門,次間、梢間是檻窗。室內放有書架,是宮中藏書之處。乾隆四十四年之後,《四庫全書薈要》曾貯藏於摛藻堂。摛藻堂的匾額是乾隆皇帝題寫的“摛藻抒華”四字,楹聯爲“庭繞芳毯鋪生意;座有芸編結古歡”。

  • 凝香亭: 原來名“金香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萬曆十九年後重建。凝香亭位於御花園的東北隅,四周有翠竹,方形攢尖頂,四柱,柱間設有坐凳欄杆,天花板繪有五彩百花。

  • 御景亭: 位於御花園內東側的堆山頂上。山的東西山石間各有登道,拾級而上可達山頂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葉鬥栱,攢尖頂,上覆翠綠琉璃瓦,黃色琉璃瓦剪邊,鎏金寶頂[,四面設隔扇門。四周圍繞著漢白玉石欄板。亭內天花藻井,面南設寶座。這裡原是明代觀花殿的舊址。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宮苑,遠眺紫禁城、景山、西苑盡在目中。

  • 堆秀山: 位於御花園中東北部、欽安殿後東北側,背靠著高大的宮牆,騰空而立,十分精巧秀雅。堆秀山為一座人工假山,整座山完全是由奇形怪狀的石塊堆砌而成,堆山匠師們稱這種手法為“堆秀式”,因此得名。

    • 疊石山腳正面中間有券洞門,洞門上額有一題名為“堆秀”的匾,使用滿漢兩種文字,門內有石洞,內為磚砌穹隆式石雕蟠龍藻井。 “御景亭”和“堆秀”之名皆為明萬曆皇帝所賜,清代至今仍保留著明代的舊稱。現存的匾額皆清代所製。

    • 東側山腳石壁上還刻有乾隆皇帝所題的“雲根”二字,以讚賞石山似層雲疊起之美。

    • 堆秀山前山洞內有台階通山頂,洞口左右兩側山石間設有一對石刻石獅馱石盆,石盆中有蟠龍噴水。山腰處暗設水缸儲水,據說為三口,在以前每天都有人負責往裡面注水,以管相連,利用水的自然壓力引水至蟠龍口中噴出,此為宮中僅存的水法。

    • 為了讓龍能噴水,先讓太監們提水上堆秀山頂,把水裝入御景亭的銅水缸中,缸底有管道,水從山頂水缸中通過管道而下,產生壓力在石蟠龍口的噴嘴噴出,形成水噴泉景象,石盆中水盛滿後,沿石盆邊水外溢形成水簾,這時石盆邊上的浮雕小石獅好似在水中嬉鬧,底部大石獅被清水“沐浴”,水花四濺。

御花園西軸線

  • 瓊苑西門: 位於御花園西南角,坐東朝西。出瓊苑右門向南,便是坐北朝南的長康右門。

  • 養性齋: 位於御花園西南,始建於明朝,初稱“樂志齋”,清朝更名“養性齋”。養性齋是兩層樓閣式,原為七間,坐西朝東。

    • 清朝乾隆十九年在樓兩端向前各接出三間,改建成轉角樓,平面呈“凹”形,前出月台一座。

    • 清朝嘉慶二十年重修,月台的檯面改墁金磚。

    • 樓上正中懸掛著康熙帝御筆“飛龍在天”匾額,樓下正中懸掛“居敬存誠”匾額,北樓下東向懸掛“悅心頤神”匾額。

    • 養性齋前有疊石環抱,曾經建有曲流館,後來拆除。

    • 清朝嘉慶帝、道光帝經常來養性齋。遜帝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曾在養性齋居住。

  • 千秋亭: 位於澄瑞亭以南,東為萬春亭,西為千秋亭。按照五行方位,東方屬春,西方屬秋,故得名。千秋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由一座方亭四面出抱廈而成。圓攢尖頂,明朝稱為“一把傘”式,寶頂用彩色琉璃寶瓶承托鎏金華蓋形成。上圓下方的屋頂仿“天圓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內的天花板上繪有雙鳳,藻井內有貼金雕盤龍,龍口銜有寶珠(軒轅鏡)。千秋亭內的軒轅鏡已卸下多年。

  • 澄瑞亭: 位於御花園西北,正北為位育齋,正南為千秋亭。建於明朝萬曆十一年,前簷抱廈是清朝雍正十年添建。

    • 澄瑞亭平面呈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米,前出抱廈,下面為東西長、南北短的矩形水池,水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澄瑞亭即建在橋上。

    • 方亭內的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四周是金龍圖案井口天花,簷下繪有龍錦彩畫。亭的四面原來安裝有護牆板以開門窗,亭內設鬥壇,後來均拆除。

  • 四神祠: 是供奉四神的地方。建於明嘉靖十五年。四神祠由一座八角形亭子前出抱廈組成,周圍出廊。亭內靠南牆砌磚台,是架供案奉安神牌的地方,面北。四神為哪些神?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即道教所稱的四方之神;一說是風、雲、雷、雨神。就亭取八方來看,似仿道教八卦,應和道教有關。

  • 玉翠亭: 玉翠亭原名毓翠亭。建於明嘉靖十五年,萬曆十九年後重建。位於御花園的東北、西北隅。方形攢尖頂,四柱,柱間設坐凳欄杆,天花板繪五彩百花。玉翠亭曾增設門窗。比較別緻處是兩亭的瓦是黃、藍、綠三色琉璃瓦相間,如棋盤格,顯得十分活潑,為宮中所僅有。

  • 位育齋: 位於延暉閣西側,建於明朝,初名“對育軒”,明朝嘉靖年間更名“玉芳軒”,清朝更名“位育齋”。位育齋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明間開門,兩次間是支摘窗。清朝雍正時期,位育齋曾作為佛堂。

    • 澄瑞亭平面呈方形,三開間,通面闊約8米,前出抱廈,下面為東西長、南北短的矩形水池,水池上橫跨單券洞石橋,澄瑞亭即建在橋上。

    • 方亭內的天花正中有雙龍戲珠八方藻井,四周是金龍圖案井口天花,簷下繪有龍錦彩畫。亭的四面原來安裝有護牆板以開門窗,亭內設鬥壇,後來均拆除。

  • 延暉閣: 位於禦花園內北側偏西,北依宮牆。明朝初建時稱為“清望閣”,清朝更名為“延暉閣”。

    • 延暉閣坐北朝南,三開間,外觀為兩層,內部在兩層間還有一個暗層。

    • 延暉閣與堆秀山形成左右平衡的格局,是一處供登高遠眺的建築,登上延暉閣,可俯瞰紫禁城,北望景山。冬季晴朗之日,還可望見西山的積雪。

    • 清朝乾隆帝、道光帝、咸豐帝等皇帝經常登延暉閣吟詩賞景,留下了吟詠延暉閣的詩。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