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建築簡介
設計和建築
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紫禁城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3,633平方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四周由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紫禁城有四座城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神武門)。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復雜。
這座七十二萬平方米的不世名城,現有8,707多間建築 ([間]是空間單位,四根柱子為一間)。皇宮依據著宮、殿的性質和功能設置,從大佈局來說是所謂的[前朝後寢]的傳統,以單體結構看就是[宮殿]的组合。 前朝進行政務的主要建築都稱作[殿],後寢都是[宮]。
紫禁城最初的建設投入工匠二十三萬人,民工士兵上百萬,前後延續了十五年之久。
How China Built Earthquake-Proof Palaces | Secret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
材料
明初宮殿木材主要來自浙江、江西和四川等山林木埸,運輸十分艱難。例如木材在四川山中,先紮成浮筏,然後推入山清,待雨季山洪中入江,,順縴逆拉地運抵京,運到崇文門外的神木廠存儲加工。歷時往往長達三、四年。清初,一則用兵西來,二則四川上好楠木幾已耗溘,故開始由東北輸入松木。
地板的金磚是蘇州、松江等五府生產;大城磚和青磚來自山東臨清;紅色顏料取自山東魯山、博山;漢白玉來自房山縣大窩;京西門頭溝提供青石、白石;花崗石來自曲陽縣;河北宣化煙筒山提供杏黃色刷牆包金土。
其中石材的運送最為困難,例如保和殿後面的雲龍石雕,是冬天時在地板澆水凍成冰後,下舖滾木用人力從房山花20多天拉到北京。
紫禁城所用琉璃瓦件,是北京海王村(今天的琉璃廠)和黑窯廠(今天的陶然亭北一帶)燒製的,白灰則是京西大灰廠製作。
-
宮殿牆身所用紅土子來自山東
-
殿內粉刷牆壁的包金土來自河北宣北
-
山東臨清製造細泥澄漿磚
-
用来墁鋪宮殿的最高级地磚來自蘇州松江等地
-
耗磚總數超過一億,當中包括用了二千多萬地磚來鋪設庭院,八千多葛塊城磚來建造城牆、、宮牆和台階。
-
石材來自京西房山縣,琉璃則在京城就近製造 (現琉璃廠)
-
瓦窯定定設於東南以免西北風造成污染
-
以重達萬斤的巨石二萬多塊將宮殿前的御路按軸缐一直伸延至天安門
紫禁城全景5 | IMG-20151126-WA0014 |
---|---|
Forbidden city doors 2 | forbiddencity15_f |
beijing32_f | Forbidden city 5 |
午門內景4Describe your image. | Dragon wall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