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紫禁城外朝東南部

紫禁城的外朝比較疏朗,空間上分為三個部分:從午門到保和殿的矩形圍合式空間,是外朝的中路;在它的東圍牆之外,是外朝的東部;與之對稱的是外朝的西部。

 

外朝的東部也就是皇宮的東南部,由文華殿內閣、皇宮總膳房、皇子的住所等宮殿和房舍構成,清代的各種行與駕也在這裡保存。

文華殿宮區

文華殿,位於紫禁城外朝東路、東華門內,明朝為太子攝事之所、皇帝便殿,明朝及清朝為舉行經筵之禮的場所。

明朝及清朝,每年春、秋仲月,均在文華殿舉辦經筵之禮。清朝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經筵講官,滿漢各有八人。每年以滿漢各二人分別講“經”、“書”,皇帝則撰寫御論,闡發講習“四書五經”之心得。禮畢,賜茶賜座。

 

明朝及清朝殿試閱卷工作也在文華殿進行。  明朝設“文華殿大學士”一職,輔導太子讀書。清朝逐步演變形成“三殿三閣”的內閣制度,文華殿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之一,其職掌變成輔助皇帝處理政務、統轄百官,權限比明朝有很大擴展。

文華殿

文華殿歷史​

文華殿始建於明朝初年,位於紫禁城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相對。由於文華殿位於紫禁城東路,並且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根據五行說,東方屬木,其色為綠,代表生長,所以太子使用的宮殿屋頂覆蓋綠琉璃瓦。文華殿起初是皇帝常御之便殿,明朝天順朝、成化朝,太子踐祚以前,首先攝事於文華殿。後來由於眾太子大多年幼,無法參與政事,嘉靖十五年將文華殿仍改為皇帝便殿,後來作為明經筵之所,文華殿建築隨之由綠琉璃瓦頂改為黃琉璃瓦頂。嘉靖十七年,在文華殿後添建聖濟殿。

明朝末年,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文華殿建築大多被毀。清朝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重建,當時明朝興建的武英殿尚存,所以“一切規橅殆依明製為之”,以武英殿作為重建文華殿的藍本。清朝乾隆年間,在文華殿北面的聖濟殿的遺址上新建了文淵閣。

文華殿 - 陶瓷館

2008年7月15日,故宮博物院對外開放文華殿,將該殿作為故宮博物院陶瓷館。故宮博物院陶瓷館此前在月華門南北屋,2004年6月撤陳。

 

這次故宮博物院陶瓷館遷入文華殿之後,陳列面積達到1,770平方米。截至2008年,故宮博物院收藏約35萬件陶瓷文物、數千件基本完整的古陶瓷實物、自中國各地150餘個具代表性的古陶瓷窯址採集的3萬餘片古陶瓷殘片標本。上述藏品的年代上至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

 

此次在文華殿的陶瓷館內展出429件故宮陶瓷器,沿著中國古陶瓷發展史的歷程進行展陳,體現了從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到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中國陶瓷的發展史。該展覽自此成為故宮博物院的常設展覽之一。

文華殿建築

文華門:位於文華殿建築群最南端。

文華殿:文華殿主殿平面呈工字形,分為前後兩殿,中間有穿廊相連。前殿即文華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六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都是檻窗,各開四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個方窗。文華殿前有月台,月台前方有一條甬路連接文華門。

本仁殿:文華殿的東配殿。

集義殿:文華殿的西配殿。

主敬殿

主敬殿

主敬殿是文華殿後殿,規制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坐落在工字形基座上。每年三大節,太子在主敬殿接受百官朝賀,行二跪六叩禮。主敬殿以北便是文淵閣前的方池。


文華殿及主敬殿在明清兩代最主要的用途是講“經筵”的地方。經筵是為皇帝講解經傳史鑒的講席,起自宋代,元、明、清因之。幼年的皇帝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掌握文化知識,明白自己的責任。成年的皇帝則可以探討經義,了解歷代帝王治國的經驗教訓。

文淵閣

文淵閣

文淵閣位於紫禁城外朝東路、文華殿以北,是清朝皇宮藏書樓。

文淵閣坐北面南,仿照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構建。樓上為一整間,樓下則分為六間,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的意境,意在防火。乾隆三十九年乾隆作《文淵閣記》稱:“閣之製一如范氏天一閣”。

清朝乾隆年間,在北京紫禁城東華門內的文華殿後,明朝聖濟殿舊址,新建了一座文淵閣。這座文淵閣是清朝皇宮藏書樓,於乾隆四十一年建成。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下詔興建藏書樓,命在文華殿後規度適宜方位,興建文淵閣,用來專貯《四庫全書》。


乾隆四十一年文淵閣建成後,皇帝每年在文淵閣舉辦經筵。乾隆四十七年《四庫全書》完成時,乾隆帝在文淵閣設宴賞賜編纂《四庫全書》的各級官員以及參加編纂的人員。

文淵閣一層正中朝南設寶座,上方朝南懸掛“滙流澂鑑”匾(乾隆帝題),兩旁對聯爲“壁府古含今藉以學資主敬,綸扉名副實詎惟目仿崇文”(乾隆帝題)。

清朝職官制度,文淵閣與國史館、經筵講官、起居注館同屬翰林院體系之從屬機構。由大學士舒赫德召集吏部及翰林院研議商定文淵閣官制職掌與管理章程,設文淵閣領閣事三人、文淵閣直閣事六人、校理十六人、檢閱八人、內務府司員四人、筆帖式四人。

文淵閣東側有一座碑亭,盔頂黃琉璃瓦,亭內立有一通石碑,正面刻有乾隆帝撰寫的《文淵閣記》,背面刻有文淵閣賜宴御製詩。

傳心殿

傳心殿創建於清朝康熙朝,是清朝皇帝御經筵前行“祭告禮”之所。 “經筵”是專門為皇帝研習經史而開設的講席,通常在每年春季的二月至五月、秋季的八月至冬至之間舉行,逢單日設講,但遇到酷暑、嚴寒時節輟免。


傳心殿是一組由長方形院落構成的祭祀性建築。整座院落南北長100米,東西寬25米,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傳心殿位於景行門正北,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殿內正中設有皇師伏羲、神農、軒轅位,帝師陶唐、有虞位,王師禹、湯、文武位,均南向。東側設周公位,西側設孔子位。

傳心殿整個院落自南向北依次由治牲所、景行門、傳心殿三座主要建築組成,殿後設有祝版房、神廚、值房等等建築。

治牲所:位於整個院落最南端,與南側院牆之間尚有一定距離。治牲所坐南朝北,夾東、西兩側院牆而興建,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黃琉璃瓦硬山頂。


景行門:位於治牲所正北,坐北朝南,面闊三間,明間的前後檐開門,黃琉璃瓦懸山頂。
 

大庖井:景行門前偏東有“大庖井”,井水清洌,可以媲美玉泉山之水,故有“玉泉第一,大庖第二”之說,該井井水至今仍沒有乾涸。
 

祝版房:位於傳心殿後,面闊三間。
神廚:位於傳心殿後,面闊三間。
值房:位於傳心殿後,面闊五間。

紫禁城外朝東南方
紫禁城外朝東南方
內閣

內閣大堂

進入午門,向東去,沿著皇宮南牆,有一排長方形的房舍,這裡就是明清的宰相辦公機構 - 內閣。嚴格來說,內閣只是明清兩代皇帝的秘書班子,這裡的日常事務是處理每天大量的奏章,為皇帝擬寫對章奏的批示,以及管理大量的政務文書。清代成立軍機處以後,內閣無權管理內外大臣寫給皇帝的密折。

內閣大堂是清朝大學士直舍。內閣大堂的主要建築有:

  • 內閣大堂:坐北朝南,面闊三間,覆黃琉璃瓦。大堂前安有屏門四扇連垂花門,有牆垣和東、西兩廂相分隔。大堂的東西兩側各有耳房四間,均為灰瓦硬山頂,其中東為滿票簽房,西為稽查房。大堂後面是內閣大學士的齋宿之所,其東為滿票簽檔子房、典籍廳。

  • 漢票簽房:為內閣大堂的東廂房,坐東朝西,面闊三間,硬山頂,覆黃琉璃瓦。中一間是侍讀擬寫草簽處,北一間是中書繕寫真簽處,南一間是收貯本章檔案處。

  • 蒙古堂:為內閣大堂的西廂房,坐西朝東,面闊三間,硬山頂,覆黃琉璃瓦。

  • 漢本堂:漢票簽房以南、南向面朝紫禁城南城牆者,為漢本堂,面闊三間。

  • 滿本堂:蒙古堂以南,南向面朝紫禁城南城牆者,為滿本堂,面闊三間。

  • 祝版房:位於滿本堂之西,是繕寫大祀祝版之處。

內閣大庫

內閣大庫,位於紫禁城東南隅、內閣大堂以東,為內閣收貯文書、檔案之庫房。

內閣大庫是內閣收貯文書、檔案之庫房。內閣大庫有兩座建築,均為東西走向的排房,其中東側者為實錄庫,西側者為紅本庫,均為磚石結構,牆面闢窗。窗中設有鐵柱,窗外設有鐵板窗。

 

內閣大庫中,存放紅本、典籍、關防等件的庫房,稱為“紅本庫”。在西側,存放書籍以及三節表文、表匣以及外藩表文的庫房,稱為“實錄庫”。在東側的內閣大庫貯存滿本堂之實錄、史書、錄疏、起居注以及前代帝王功臣畫像等物。如今,內閣大庫的建築保存完好。

鑾儀衛

鑾儀衛

鑾儀衛為中國清朝的官署,負責皇室車駕儀仗等禮儀方面的雜務。

清朝順治元年設,初沿明製稱“錦衣衛”,順治二年改稱“鑾儀衛”。順治十一年釐定品級、員額,遂成定制。宣統時改為“鑾輿衛”。 1912年,清朝滅亡後,該官署被廢除。

鑾儀衛設有兩個鑾駕庫,分別俗稱內鑾駕庫、外鑾駕庫。內鑾駕庫位於紫禁城內東南角。外鑾駕庫設在東長安門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