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養心殿簡介
內廷西路 - 養心殿

養心殿,位於紫禁城內廷乾清宮西側,位居西六宮之南,是清代皇帝居留時間最久的一座宮殿。雍正此後的清代歷任皇帝部以養心殿為寢殿。

養心殿的得名,史籍無考。查“養心”二字,可見《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荀子·修身》:“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

康熙年間,養心殿曾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康熙駕崩後,雍親王胤禎繼位 (即雍正皇帝),從乾清宮移居養心殿,乾清宮改為專作朝會聽政、祕密建儲的宫殿。軍機處設立後,不再在乾清門御門聽政。

雍正帝居住養心殿之後,造辦處各作坊乃逐漸遷出內廷,養心殿便一直作為清朝皇帝冬天的寢宮,乾隆年間又接受改造、添建,形成一組供皇帝召見群臣、理政、讀書、居住的多功能建築群。直到遜帝溥儀出宮,清朝共有八位皇帝(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遜帝溥儀)先後在養心殿居住。世祖、高宗、穆宗於養心殿內駕崩。

同治年間,兩宮皇太后在養心殿前殿東暖閣垂簾聽政,其間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也分別居住在養心殿的體順堂、燕禧堂。宣統帝在位期間,因其年幼,其父載灃在養心殿代為攝政,處理政事。 “平時朝見在養心殿,正中設御座,東倒設監國攝政王座,座前均設案。王公百官向皇帝請安、謝恩等均向御座(空座)進行。攝政王召見時,大臣先向御座行禮,然後到東暖閣,在面西的王座前對話,王座旁備有矮杌凳,如攝政王命召對之員坐,即坐凳上,不命坐則侍立啟對,命退即退。

養心殿建築

養心殿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建成於嘉靖十六年以前,曾作為明神宗寢宮。

遵義門:  坐西朝東,進門為黃琉璃影壁一座,從南側繞過影壁即至養心門外的狹長院落的東端。語出《尚書.洪範》:“無偏無陂,遵王之義。”指遵守成法道義。明代這裡有一座隆道閣和無梁殿,另外就是長排的膳房。明代皇帝的膳食就是在這裡調制的,住在乾清宮的皇帝既可以在養心殿用膳,也可以令掌膳宦官將膳食送到乾清宮。

養心門:  為養心殿前的正門,坐北朝南,廡殿式琉璃門樓。始建於乾隆十五年,陡匾懸掛在養心門前簷下。

  • 門前有一對鎏金銅獅子。門外有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院落,乾隆十五年在該院添建連房三座,房高不逾墻,進深不足4米,是宮中太監、侍衛、值班官員的值宿之所。

  • 這三座值房中,一座位於遵義門內的黃琉璃影壁背後(影壁西側);一座位於該值房以南至遵義門內南側,呈曲尺形,處在院落東南角;一座位於院落西端,平面呈“匚”形,填充了院落的西側及西北、西南角。

  • 養心門外正南面有玉影壁一座,養心門內正北面有木照壁一座。

  • 養心門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小門,門內分別有一個曲尺形琉璃照壁,曲尺的角均朝向養心殿方向。

養心殿正殿

養心殿正殿:  為“工”字形殿,即前殿、後殿之間用穿堂相連接。養心殿前簷下懸掛“養心殿”陡匾。

 

養心殿正殿明間,是皇帝日常召見大臣、商討政務和引見官員的地方。清代有官員引見制度,中下級官員入仕選拔、升遷調補、降革處罰時,須由王公大臣等高級官員引領在此處覲見皇帝。 

  • 皇帝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方懸掛“中正仁和”匾(雍正帝題)。屏風上「保泰常欽若、調元益懋哉」聯為乾隆帝御題。

  • 寶座東側北面的小門上方懸掛“恬澈”匾(咸豐帝題)

  • 寶座西側北面的小門上方懸掛“安敦”匾(咸豐帝題)

  • 前殿明間南側掛“日監在茲”匾(咸豐帝題)

  • 明間東、西墻上開門,門上方有毗廬帽。明間北側有一東西向的夾道,恬澈、安敦二門開在該夾道南側,夾道內懸掛“咸宜”匾、“大有”匾,以及“登祥”匾、“薦祉”匾(四匾均為咸豐帝題)

  • 前殿明間的寶座後屏正面兩側有對聯“保泰常欽若,調元益懋哉”(乾隆帝題),中間有乾隆帝題詩,原文為豎排自右至左書寫,無標點。

養心殿東暖閣

東暖閣:  是皇帝休息和每年行開筆式的地方。咸豐十一年慈禧發動“辛酉政變”,掌握了清王朝的統治大權,養心殿東暖閣就成為垂簾聽政的地方。現在仍保留著慈禧垂簾聽政的原狀。

  • 南半部:  南半部分為兩室,中間由花罩隔開:西側和中間為一大室,室東的花罩前設有朝西的寶座,垂簾聽政時由皇帝坐;東側為一小室,小室的東墻下設有寶座,垂簾聽政時由兩宮皇太后坐。垂簾聽政時,將二室之間花罩的簾子放下,兩宮皇太后在東側的小室,皇帝在西側的大室,即可垂簾聽政。大室南側的窗下設有坐榻。

  • 西小室:北半部西側為一小室。北側窗下設寶座,朝南。南側有門通東暖閣南半部的大室,東側有門通壽寓春暉。

  • 壽寓春暉:北半部中間為一小室,小室中間有花罩,花罩上方南側掛有兩塊匾,東為“壽寓春暉”匾,西為“化日舒長”匾(兩匾均為光緒帝題)。花罩北側窗下設寶座,朝南。北側窗戶兩側的墻向南凸出,凸出部分懸掛一副對聯“昕宵勿怠思乎順,出入無愆慎厥修”(光緒帝題)。花罩以南的東、西兩側各有一門,分別通往隨安室、西小室。正南有一門,通東暖閣南半部的大室。

  • 隨安室:北半部東側為一小室,該室北側設床榻,上方掛“隨安室”匾(光緒帝題)。室內還有“松鶴齋”匾(康熙帝題),“仁者壽”匾。隨安室正南有一門,通東暖閣南半部的小室;西墻有一門,通往壽寓春暉。

  • 寄所託:北半部中間小室。

  • 齋宮:北半部西間小室,寶座旁貼落後有一暗門,掛“味道清心”匾。

養心殿西暖閣

西暖閣:  是前殿明間的西側,分隔為數室:

  • 東過道:  南半部東側是東過道。東墻開門通往前殿明間。西墻開門通往勤政親賢,兩側貼有對聯“梅報平安信,鳥傳如意春”,此門內北側背靠西牆立一紫檀木半出腿穿衣鏡,可為大臣覲見皇帝時整肅儀容之用。北墻上靠西有一窗戶可通佛堂東南角的小室,窗戶東側有一小門通往佛堂外東側的夾道,此夾道向北可通前殿明間北側的夾道。此夾道的西側板墻上開有南、北兩個窗戶,窗外是佛堂,北窗戶北側是佛堂的樓梯,南窗戶南側是一通往佛堂的門。

  • 勤政親賢:南半部中間是皇帝閱看奏摺、和大臣秘談的小室。北側掛“勤政親賢”匾(雍正帝題),匾下掛有屏文(見下),其左右兩側對聯為“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出自張廷玉奏章,雍正帝題,仿張蘊古《大寶箴》作,《大寶箴》亦出現於康熙朝御製櫃門上。東墻靠南有門,通往東過道;西墻靠北有門,通往三希堂的後室。勤政親賢北牆上掛的屏文為乾隆帝題寫。

三希堂:  南半部西側為一小室,原名“溫室”,清朝乾隆十一年更名“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曆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誌。

 

  • 其名取“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之意,堂內原來存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又傳為米芾臨摹)、王珣《伯遠帖》三件珍貴書法。

  • 三希堂分為南側的前室、北側的後室,二者中間有木隔扇。

  • 前室設有高低地炕,高炕東側的墻上掛“三希堂”匾(乾隆帝題),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託豪素”(乾隆帝題)。前室西墻上掛有通景畫一幅。

  • 後室北側正中擺放朝南的寶座。三希堂後室東墻開有兩門,靠南者通往勤政親賢,靠北者通往一條過道,過道向東可到佛堂南側仙樓下層,向北再折向西可到長春書屋。

  • 彿堂:  北半部為一佛堂。佛堂中央有一座大型木製的無量壽寶塔,佛堂內四周設有仙樓,仙樓二層掛有許多唐卡。西側仙樓二層懸掛著“大圓覺”匾額,兩側對聯為“妙諦六如超眾有,善根三藐福群生”。

 

  • 長春書屋乾隆時期修建了很多園林、宮殿建築。在這建築中,他開辟了很多書屋,其中唯獨長春書屋,乾隆情有獨鍾。三希堂北側與佛堂之間有一小室,其北門外側的垂罩上懸掛“長春書屋”匾(匾朝北)。長春書屋東門即上述從三希堂後室出來的過道,長春書屋北門出去即佛堂西側仙樓的南部,長春書屋西墻(即前殿西山墻)上原來開有一窗,此窗位於梅塢南側。

  • 梅塢:西暖閣西側外接有一耳殿,是皇帝休息之處。梅塢是乾隆三十九年添建。此殿坐北朝南,面闊一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從西暖閣西山墻闢門通往該耳殿,門額題“梅塢”,此門開在佛堂西側仙樓以西的夾道西墻上。梅塢前簷檻墻上是玻璃屜窗,再向上是冰裂紋欞格支窗、冰裂紋橫披窗。梅塢的西山墻上開有一小窗,窗外安裝有梅花紋窗罩,窗外為西圍房院。

  • 無倦齋:佛堂西側,長春書屋北側

養心殿後殿

後殿:  是皇帝寢宮,共五間。東西稍間是寢室,分別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後殿外東、西兩端的南側均有南北走向的墻,將後殿分別和體順堂、燕禧堂前的院子隔開,墻上開門。

  • 後殿西稍間(華滋堂):  北側設床榻。東墻開門,門兩旁對聯為“榮生苑樹春光繞,瑞啓瑤臺矞採多”(張百熙書,落款“臣張百熙敬書”)。華滋堂西北角掛有一幅“九九消寒圖”。

  • 後殿西次間(昕宵勿怠):南側設坐榻,坐榻南側的窗戶上方掛“昕宵勿怠”匾(慈禧太后題)。西墻開門,門上掛“華滋堂”匾(咸豐帝題);門兩邊各有一窄而高的座鐘,座鐘頂端為鐘面,下部長形的鐘體上有對聯“八表山川徵樂壽,重霄日月燭升恆。”西次間北側設一對紫檀雲龍紋櫃,其間為一紫檀小櫃,小櫃上擺放一隻座鐘,三櫃合為一體。兩高櫃之間的空當上部作一垂花罩門。這組櫃子恰與墻的尺寸吻合,是專為此處設計定做的。

  • 後殿明間(乾元資始):北側設坐榻,坐榻前方的花罩上掛“乾元資始”匾(光緒帝題,上鈐“光緒禦筆之寶”印)。西側設花罩,花罩上東側掛“莊敬日強”匾(光緒帝題,上鈐“光緒禦筆之寶”印)。北側坐榻背後的牆上掛有屏文。

  • 後殿東次間(天行健):北側設寶座,寶座後的墻上有木製楹聯“應律璿樞臨太乙,敷天春色遍寰中”。寶座前設花罩,花罩南側上方掛“天行健”匾(慈禧太后題,上鈐“慈禧皇太后之寶”印)。東次間南側掛“含謨吐忠”匾(光緒帝題)。東次間東墻開門,門兩旁對聯為“富貴三春景,平安兩字金”(書者待查),橫批為“自彊不息”(光緒帝題)。

  • 後殿東稍間(又日新):北側設床榻,上方掛“又日新”匾。西墻開門,門兩旁對聯為“修身先謹懍幽獨,讀書在培養本原”(書者待查),橫批為“毋不敬”(光緒帝題)。東墻上掛有對聯“六合清寧調玉燭,萬春景命輝珠躔”(趙汝珍書)。

體順、燕禧堂

體順堂:  養心殿後殿東耳房,面闊五間。明朝稱“隆禧館”,清朝咸豐年間更名為“綏履殿”,光緒年間更名為“體順堂”。皇帝居住養心殿時,此處是皇后隨居之處。清朝同治年間,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慈安太后住在東側的體順堂。

  • 體順堂西稍間:內為寢室,北側設床榻,床榻外上懸“與福相迎”匾(光緒帝題,上鈐“光緒禦筆之寶”印)。西稍間東墻開門,門兩側對聯為“乾坤徵合德,日月耀重光”(潘祖蔭書,落款“臣潘祖蔭敬書”),橫批為“延福”(光緒帝題,上鈐“光緒禦筆之寶”印)。

  • 體順堂西次間:北側設條案,條案正中有一鐘錶。西次間東側為一木隔扇;西墻開門,門兩側對聯為“芝蘭增喜色,松鶴慶恆春”(徐郙書,落款“臣徐郙敬書”),橫批為“永天慶”(慈禧太后題)。

  • 體順堂明間:北側上方懸掛“綏德安家”匾(慈禧太后題)。匾下設坐榻,坐塌正中有一小几案。南側上方懸掛“福喜盈積”匾(光緒帝題,上鈐“光緒禦筆之寶”印)。

  • 體順堂東次間:北側設條案,條案正中有一鐘錶。東次間東西兩側均為木花罩,東側木花罩上方西側懸掛“祥開麒趾”匾(潘祖蔭書,落款“臣潘祖蔭敬書”)。

  • 體順堂東稍間:東側設有坐榻,上方懸掛“堯飲舜舞”匾(徐郙書,落款“臣徐郙敬書”)。東稍間西側為一木花罩,花罩上的東側懸掛“含和履中”匾(慈禧太后題)。 “含和履中”匾和“祥開麒趾”匾掛在同一個花罩的兩側。

 

燕禧堂:  是故宮養心殿后寢殿的西耳房,明代叫臻祥館,咸豐二年將養心殿東耳房命名綏履殿,是皇后居住之所,西耳房為平安室,住寵妃。咸豐十一年,同治皇帝奉慈安居綏履殿,慈禧居平安室,後人誤以為這兩處在長春宮。光緒時綏履殿改名體順堂,平安室改名燕喜堂。

  • 東圍房、西圍房:位於養心殿院落的東西兩側,東西配殿的後面,東西各有十餘間,房間較為矮小,室內陳設簡單,是皇帝居住養心殿時,供妃嬪等人隨侍時臨時居住之所。

  • 東配殿:位於養心殿前東側。明朝稱“履仁齋”。清朝設為佛堂。
    西配殿:位於養心殿前西側。明朝稱“一德軒”。清朝設為佛堂。

  • 水晶燈:位於體順堂前、養心殿前殿東側的院內,是一塊水晶石。水晶石下有漢白玉福祿石座,寓意光明磊落、純潔無瑕。如今外面罩有玻璃閣罩進行保護。此院南側有牆,與養心殿前的院落隔開,該牆西到養心殿前殿東山牆,東到東圍房西側。

  • 吉祥門:位於體順堂北側。進門便是東圍房和體順堂之間的穿廊。
    如意門:位於燕禧堂北側。進門便是西圍房和燕禧堂之間的穿廊。

養心殿的故事
養心殿的故事

順治皇帝病逝養心殿

清代的養心殿在成為皇帝的寢宮和政務中心之前,早已是皇帝經常駐留的地方。

 

元月初六日夜,更鼓已敲過三下,王熙再次接到皇帝的宣召,立即隨著傳旨的太監,在隆冬的寒風中匆匆趕往皇宮。養心殿中,同時趕來的還有滿大學士麻勒吉。殿內太醫和太監難以掩飾極端的憂盧和不安,而病危中的順治皇帝十分平靜,也十分清醒,說道:"朕患痘,勢將不起。與可詳聽朕言,速撰詔書。" 隨後,皇帝條理清晰地口述遺言,回顧自己十八年來為政的種種過失,一一自責,確立八歲的皇子玄烨為嗣皇帝,酌定四位滿州大臣索尾、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輔佐幼年皇帝。顺治皇帝在遺詔完成幾個時辰後,與世長辭。

雍正為康熙守孝三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帝病逝於暢舂園。玄燁的第四子、四十二歲的雍親王胤禎即位。

 

禮儀規定,為大行皇帝冶喪的二十七天內,嗣皇帝在倚蘆身著喪服居住,二十七天喪期結束後入住正式的寢宮。雍正作出如下的詔諭: "諸王大臣會云持服二十七日後,應移居乾清宮。朕思乾清宮乃皇考六十餘年所御,朕即居住,心實不忍。朕意欲居於月華門外養心殿,著將殿內略為葺理,務令素朴。朕居心心殿,守孝二十七月,以盡朕心。"  雍正在選定養心殿為守孝三年的居住地時,也已經決定了將來以養心殿為寢殿。

绵寧保衛養心殿

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紫禁城發生了一場危機,以林清為首的組織並不嚴密、實力並不強大,愚昧而狂熱的天理教徒,以太監作內應,沖進了紫禁城。

 

他們分別從東華門和西華門人宮。當時正是中午,尚不知情的上書房師傅寶興下了課,自己走出景運門,皇四子綿忻也散了學,而好讀書的皇二子綿寧、皇三子綿愷打算再讀一會書。忽然聞聽各處執役的太監疾呼關門!廠綿寧、綿愷跑到日精門察看出了什麼事,只見太監總管常永貴綁獲了兩名亂賊。但是他並沒有向綿寧說明情況的嚴重性,綿寧兄弟以為事情不大。這時卻見上書房師傅寶興神色慌張地大步跑來,毫無往日的矜持,告知綿寧發生了重大事件!原來寶興走到東華門時,看見衛兵與亂賊激烈搏鬥,遂急忙折返跑回宮內報信。於是緊急關閉隆宗門和景運門。

當時嘉慶皇帝不在宮內,宮中最重要的人就是嘉慶皇后。綿寧兄弟打算前往皇后居住的儲秀宮,查看皇后是否安全,同時急命侍從取來弓箭、鳥槍、腰刀。一路上只見一些林清黨羽已經翻過了隆宗門旁邊的宮牆,太監總管常永貴率眾太監拿著棍棒在遵義門口準備攔截向裡闖的亂賊。綿寧進入遵義門,看到養心門對面的膳房牆上爬上來五六名暴徒,沿著西大牆欲向北竄。綿寧這時手持鳥槍,站在養心門西側果敢射擊,將一名暴徒擊斃。這時牆上仍有兩三名暴徒,其中一人爬到了月華門頂上,手持一面白旗,似乎是在指揮同夥行動。綿寧看出他們肯定要向北邊的皇后所住的西六宮進犯,他非常焦急,跑進養心殿院內,舉槍向手持白旗的亂賊射擊,將此人打下牆。牆上其他的同夥都被震懾,亂了方寸,從牆上滾下來,躲進了內膳房。

宮中禁衛軍在隆宗門外擊退了天理教,將局面扭轉後,綿寧立即趕到儲秀宮去看望嘉慶孝和皇后,請皇母放心。事後,綿寧又組織宦官、侍衛在紫禁城各處搜尋,其中從內膳房裡搜出了兩名。當晚,綿寧和三弟綿愷就宿在南書房,夜間他們聽到零星的槍響,是紫禁城夜間值班的衛兵在清剿餘匪,而內廷則一夜安靜。

嘉慶皇帝回京後,對綿寧的表現深感欣慰,當即封他為智親王。

西暖閣的一幅畫

養心殿西暖閣的牆上,掛著一幅不平常的畫。畫中的人物是雍正、乾隆父子,穿著漢族古代服裝,在古木林石之間,像兩位古代的中原隱土一般悠然閑步。這幅畫的反面大有文章,據說它蓋位的是一道暗門。一旦發生意外,揭開那幅畫,皇帝就可以立即離開養心殿。至於暗道通住何處,這幅畫以及畫後的佈罝是何時制作的,就不得而知。

 

兩宮太后垂帘聽政

在清同治帝及光緒帝時,東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一起垂簾聽政的情況。


咸豐帝駕崩時,遺命由顧命八大臣輔政。但慈安、慈禧,連同恭親王奕訢等人,發動祺祥之變,奪下八大臣大權,由兩宮太后掌理政權,並將祺祥年號廢除,次年改元同治,此情況一直延續到光緒初年慈安過世,由慈禧獨掌大權。

 

咸豐帝因英法聯軍,率領妻小、臣工逃至熱河承德避暑山莊,卻心力交瘁,咸豐辛酉年(1861年)七月,咸豐帝一病不起而駕崩,遺命由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戶部尚書肅順(端華之弟)、額駙景壽、兵部尚書穆蔭、吏部左侍郎匡源、禮部右侍郎杜翰、太僕寺少卿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俗稱顧命八大臣,輔導年幼的獨子載淳登基執政,八大臣當中肅順鋒頭最健。但是八大臣與載淳的生母西太后慈禧不合,慈禧於是與咸豐帝正室東太后慈安合作,並要御史董元醇奏請由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但遭遇肅順嚴厲的反對。於是慈禧、慈安也聯合了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蒙古親王僧格林沁、軍機大臣文祥、大學士賈楨、兵部侍郎勝保等人合謀奪權。慈禧命肅順護送咸豐帝靈柩由熱河行走,自己先到北京,卻是到北京召見奕訢等人,安排政變,肅順尚未入都,朝廷即下令拘捕了顧命八大臣,載垣、端華被賜死,肅順被斬首,其餘被貶,廢除八大臣原擬年號「祺祥」,改為「同治」(有兩宮偕同治理天下之意),史稱「祺祥之變」或「辛酉之變」。

議政王大臣、軍機大臣等討論內外奏章,進呈兩宮太后閱覽,由議政王大臣擬旨,翌日,議政王大臣將草稿進呈,由兩太后審閱之後,分別蓋上咸豐帝賜「同道堂小璽」作為標識,然後以同治帝的旨意頒布天下。由於慈安權力慾望較為淡薄,日常事務慈安並不感興趣,不太關心,所以往往由慈禧獨攬;但遇上重大朝政事務,慈禧仍會去徵求慈安的意見。

末代皇帝在養心殿退位

年幼的溥儀,在那場最後的博弈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他後來回憶道:有一天在養心殿東暖閣裡,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炕上,用手絹擦著眼。她面前的紅氈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也是滿臉淚痕。殿裡別無他人,安靜得很。胖老頭抽縮著鼻子,聲響很大,一邊說著話。

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帶著六歲的溥儀皇帝在養心殿舉行最後一次朝見儀式,頒發退位詔書。至此,清朝268年的國祚劃上了句號。

奉旨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清朝最後一道詔書]:


前因民軍起事,各省相應,九夏沸騰,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當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議於前,北方諸將亦主張於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是用外觀大勢,內審輿情,特率皇帝,將統治權歸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近慰海內厭亂望治之心,遠協古聖天下為公之義。袁世凱前經資政院選舉為總理大臣,當茲新舊代謝之際,宜有南北統一之方,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總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游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欽此。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