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紫禁城外朝西南部

紫禁城的外朝比較疏朗,空間上分為三個部分:從午門到保和殿的矩形圍合式空間,是外朝的中路;在它的東圍牆之外,是外朝的東部;與之對稱的是外朝的西部。

 

武英殿與文華殿遥對,夾輔著外朝三大殿。武英殿之南,是存放歷代帝皇像的南薰殿、御書處和瓷器庫。武英殿之北的大面積地帶,明代是宦官總署,清代是宮廷服務機構內務府的所在地。

武英殿宮區

武英殿,位於紫禁城的前朝西路,和東路的文華殿基本上對稱,興建於明朝紫禁城興建時期。武英殿既是殿本身的名字,也是周邊建築群的總稱。 2008年起為故宮博物院書畫館。

武英殿歷史

武英殿歷史​

明朝早期,皇帝齋居、召見大臣都在武英殿,後來則轉到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后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武英殿舉行。明朝在武英殿設待詔,擇選善繪畫者居之。明朝末年,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後,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但次日便撤離北京。

清軍攻入北京後,攝政王多爾袞曾將武英殿作為其理事之所。 數月後,順治帝入關登基,起初也住在武英殿。 清朝初年,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辦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太和殿、乾清宮等大殿維修,康熙帝一度住在武英殿裡。

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設置“武英殿造辦處”,雍正七年更名為“武英殿修書處”,由監造處、校刊翰林處兩部分組成,掌管刊印、裝潢圖書之事。 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武英殿左右廊房設為武英殿造辦處(即日後的武英殿修書處),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三十多人,由皇帝與翰林院派充。

康熙四十年(1701年)後,武英殿刊刻了大批圖書,採用銅版雕刻活字以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工整秀美,繪圖精美,圖書品質很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從《永樂大典》中摘錄出的138種珍本排字付印,御賜名曰《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武英殿刊書很少,徒有其名。武英殿存而不發之書,向來貯存在敬思殿。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敬思殿存書,將其中完好的存書移貯武英殿,殘缺的存書則作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上成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遭遇火災,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全部焚毀。同年,武英殿建築群獲得重建。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武英殿又進行過大規模整修。

武英殿 - 書畫館

故宮書畫館位於北京故宮博物院西南側,從午門進入故宮,過熙和門之後到武英殿,這裡就是書畫館。

 

館內收藏有豐富的中國古代書畫,既有晉唐宋元的稀世古本,也有明清各個畫派名家的代表作品。武英殿原是外宮主要的辦公場所之一,2005年故宮大修之後,將這裡闢為書畫館,其東西配殿為典籍館。

 

武英殿和後面相連的敬思殿長年展出故宮的館藏書畫,由於空間有限,館藏的書畫只能輪展,每隔幾個月換一次展品。這裡收藏著眾多名畫、名帖,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黃庭堅的《詩送四十九侄》、李唐的《采薇圖》、趙孟頫的《秀石疏林圖》、文徵明的《陋室銘》、唐寅的《錢塘景物圖》、祝允明的《滿江紅詞》等。

武英殿建築

武英殿建築

 

武英殿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武英殿建築群中的武英門、武英殿、敬思殿坐落在1.5米高的台基上。

 

武英殿建築群由武英門、武英殿、敬思殿、凝道殿、煥章殿、恆壽齋、浴德堂等建築組成。武英殿前左右共有廊房六十三間。根據對武英殿建築群木構件樹種的分析可知,恆壽齋和井亭是武英殿幾次大火之後僅存的建築,保留了明朝建造時選材的歷史信息。

武英門前三座橋:位於武英門正南側,是三座並列的南北向石橋,橫跨內金水河。

武英殿:是整個武英殿建築群的正殿。正間開有六扇門,次間和盡間是四扇窗。武英殿前出月台,有甬路通往武英門。

敬思殿:為後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單翹單昂斗拱,形制與正殿相同,但進深稍淺。該殿與正殿同在一個“工”字形台基上。兩殿中間有三間的封閉的廊道相連,廊道為中華民國時期加建。

凝道殿:武英殿的東配殿,面闊五間

煥章殿:武英殿的西配殿,面闊五間。

恆壽齋:位於武英殿建築群的東北角,頂覆黃琉璃瓦。清朝時,此處為繕校《四庫全書》諸臣值房。

浴德堂:位於武英殿院內西北平台上,地處敬思殿西側。

井亭:位於浴德堂西北,武英殿建築群西牆外的最北端,頂覆黃琉璃瓦。

值房:位於武英殿建築群西牆外,頂覆灰色筒瓦。

西前宮武英殿
DSCN2434
DSCN2436
西前宮武英門外

浴德堂

浴德堂坐北面南,面闊三間,黃琉璃瓦捲棚歇山頂,後檐接抱廈兩間。堂後偏西有北房,面闊兩間,黃琉璃瓦捲棚硬山頂。浴德堂東次間後檐闢門,接磚砌拱券通道以通後室,通道曲折如曲尺。後室平面呈方形,上覆穹頂,建築帶有鮮明的阿拉伯式風格。室內四壁至頂皆貼素白琉璃面磚,頂部開窗,後牆築有鐵製壁爐供燒水之用。室外有鍋台,西側有井亭1座,懸石槽引水入鍋,燒水蒸氣入室。

有關浴德堂的幾種用途之說:

(一)  有人最初提說此處為乾隆帝香妃沐浴之所,但此說太過荒謬,與實際情況太不符,因為一個後宮妃子的浴室怎能設於前朝呢 - 於理於法實屬不合。

(二)  有人亦說此處為明代皇帝死後暫時停靈處。因為在明代,武英殿北為白虎殿,是為皇帝死後大臣齋戒之所,而浴德堂的後身兒有一地下室,此處陰暗,光照條件溫度條件都適合暫時停靈。

(三)  也有人說此處為薰書處。因為清代武英殿成為皇家內府修書之所,浴德堂位於武英殿旁,當為蒸熏紙張之處。

實際,該堂為清朝詞臣校書的值房,專司刊刻、裝潢圖書等等事宜。

紫禁城外朝西南方

激桶處,位於紫禁城西南角、武英殿建築群以南,是清朝成立的皇宮內專職消防機構。

外瓷器庫又名南大庫,位於紫禁城西南角,原是多種庫房集中的區域 (燈庫、木庫、武器庫、鞍庫)。

南薰殿

南薰殿

南薰殿,位於紫禁城外朝西路、武英殿西南,清朝時為安奉歷代帝后及賢臣圖像之所。

南薰殿始建於明朝,位於武英殿西南,為一獨立院落。明朝時期,上徽號、冊封大典之前,閣臣率中書在南薰殿撰寫金寶、金冊文。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崇禎帝命武英殿中書畫歷代明君賢臣圖,置於文華殿、武英殿;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命重新裝潢,移藏南薰殿。

南薰殿內明間有清朝乾隆帝《御製南薰殿奉藏圖像記》臥碣,文中記載了南薰殿內尊藏自太昊、伏羲以下的帝王賢臣畫像(卷、冊、軸)一百二十一份,所繪大小人像五百八十三名,其中帝后像為黃表朱里,臣工像為朱表青裡。

寶蘊樓

寶蘊樓

寶蘊樓,位於紫禁城西南、武英殿以西。原是古物陳列所的文物庫房。現為故宮博物院院史館。它的原址是清代的咸安宮。

寶蘊樓位於咸安門內正北,為西洋式樓房。寶蘊樓為封閉的周邊式佈局,圍繞著咸安宮舊址的北、東、西三面各建一座磚木結構的樓房,均為二層(一樓一底),下部還有半截露明的地下室。北樓為主樓,體量大,外觀別緻;東樓、西樓左右對稱。三座樓的牆身均用大塊城磚砌築,外牆抹飾水泥,並劃分規整的矩形格,再刷以紅漿。

 

寶蘊樓北樓大門最上方,設有閣樓,閣樓山牆上鑲嵌一塊石質匾額,上刻“寶蘊樓”三個字,匾額四周有邊框,匾額東、西兩側分別裝飾有一塊浮雕花紋。樓閣山牆東、西兩側的壁柱上有一對臥獅。寶蘊樓建成後,室內定做了許多木櫃,櫃內收藏文物。

寶蘊樓的故事

紫禁城內最早的咸安宮,即後來的壽安宮,位於內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

 

此宮始建於明朝,初名“咸熙宮”,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改稱咸安宮。清朝初年沿用明製,仍稱咸安宮。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加以改建。康熙四十七年九月(1708年),康熙帝廢太子允礽,將其禁錮於咸安宮。允礽復立後,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初一日(1712年),康熙帝再度下旨廢太子允礽,仍禁錮於咸安宮,直到允礽於雍正二年十二月在此病逝。

 

雍正六年(1728年)奉旨:“咸安宮見在空閒,著設立官學。”此即咸安宮官學,是清朝內務府在宮內為三旗子弟及景山官學中的優秀學生開設的官學。雍正七年,咸安宮內修理讀書房三所。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為慶賀皇太后六十壽辰,將咸安宮改建為壽安宮,供太后慶壽之用,此後成為皇太后、妃等居住之所。

 

咸安宮官學於是便移到武英殿西側,西華門內、武英殿以西的尚衣監。後來,由於尚衣監年久失修,房屋傾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尚衣監舊址偏西為咸安宮官學新建校舍,有門三間,門內有一座影壁,內有三進院,每進院正房三間,東西廂房各三間,共有房二十七間。新建的校舍依咸安宮官學的名稱仍命名為“咸安宮”。咸安宮既是咸安門內第一進大殿的殿名,又是整個建築群的總稱。咸安宮建築群中,咸安宮的東、西配殿,設有尚衣監。咸安宮的後殿是實錄館,還設有三通館、文穎館。咸安宮以西為器皿庫、咸安宮官學、蒙古官學。

  • 尚衣監:是皇宮中製作御用服裝之所。

  • 三通館:是考略古代典制類書的研究機構。

  • 實錄館:是清宮修訂歷朝實錄的機構。

  • 文穎館:是清代编修歷代優秀詩文作品的地方,也编纂皇帝指定的書籍。

  • 蒙古官學:曾收錄蒙古學生二十四名,由兩住蒙古教習教授他們蒙文。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佔用咸安宮後兩層殿的文穎館被火災焚毀,此後未重建。咸安宮主體的三進院落僅剩下最南端的第一進院落,即咸安門、咸安宮、東西配殿,其中咸安宮面闊五間,東西配殿面闊三間。 1912年,咸安宮遭火災焚毀。這些建築現在均已無存。

於民國三年(1914年)6月2日正式動工,在武英殿西的咸安宮舊址上建造文物庫房。咸安宮原來面闊五間,寶蘊樓仍按咸安宮五間地基興建。由於該樓是為存放文物而建,樓內藏品為“歷代文物之所萃,品類最宏,舉凡金石書畫、陶瓷珠玉,罔不至珍且奇,極美且備,故該樓定名“寶蘊樓”。

斷虹橋

斷虹橋

斷虹橋,位於紫禁城熙和門外、武英殿以東,是一座極其精美的石拱橋。

 

斷虹橋位於熙和門外、武英殿以東。斷虹橋的“斷虹”之名為俗稱,明朝及清朝未見記載。該橋為單拱石券,橫跨在內金水河上。斷虹橋為南北向,長18.7米,最寬處達到9.20米。橋面鋪砌著漢白玉巨石,橋面兩側的石欄板上雕有穿花龍紋圖案,望柱上雕有神態各異的石獅。

 

斷虹橋的建造年代尚無定論,有的認為建於明朝初年,有的認為建於元朝。該橋用料考究、裝飾華麗、雕刻精美,在紫禁城內各橋之中堪稱魁首。

十八棵槐

斷虹橋以北,古槐成林,素有“十八棵槐”的說法,是紫禁城內獨具特色的一景,也是紫禁城內知名的古樹群。現存的槐樹已經不足十八棵,但原有風貌仍然可見。相傳這些槐樹種植於元朝。

斷虹橋 - 道光皇帝的傷懷

斷虹橋上雕刻著許多石獅,石獅體態各異,栩栩如生。

 

道光皇帝一次路經這裡,目光被一個異樣的石獅所吸引,石獅一手放在頭上,一手護在兩腿之間,表情痛苦。道光皇帝頓時想起被他失足踢死的長子,心如刀割,不忍再看下去,命令侍臣用紅氈蓋住這個獅子。後來,宮中的人們傳言,大阿哥奕緯原來是石獅轉世。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