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太和門建築
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紫禁城外朝宮殿的正門。
太和門面闊九間,進深三間,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太和門覆重簷歇山頂,下面是漢白玉基座,樑枋等構件上繪有和璽彩畫。太和門前列有銅獅一對、銅鼎四隻,是鑄造於明朝的陳設銅器。 太和門前的這對銅獅子十分高大,這樣的銅獅子在皇城內只有六對。
太和門前有廣場,面積約26,000平方米,內金水河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廣場偏南側。 水源來自紫禁城護城河。其中太和門前的河段是紫禁城內最寬最華麗的一段,因其形似玉帶,又稱“玉帶河”。河上有五座漢白玉石橋,習稱“內金水橋”。
這五條橋,對入宮百官來說無異是 [上天] 的白雲,彼岸就是無盡的功名利祿;也有人說是皇帝在禁中輕舒玉弓,射向人間的五種德行 (仁、義、禮、智、信)。 內金水橋中間的一座供皇帝行走,叫“御路橋”;兩邊供宗室親王行走,叫“王公橋”;最邊上的則是供三品以上官員行走,叫“品級橋”。御路橋直通太和門的石板路名叫“御路”。

紫禁城外金水橋全景

內金水橋4

內金水橋3

內金水橋2
太和門左、右各設有一門,東為昭德門,西為貞度門。
-
昭德門: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初稱“東角門”。嘉靖四十一年改稱“弘政門”。清朝順治二年改稱“昭德門”。明朝為考選鴻臚之地。清朝為侍衛值宿處。
-
貞度門: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初稱“西角門”。嘉靖四十一年改稱“宣治門”。清朝順治二年改稱“貞度門”。清朝為侍衛值宿處。

太和門旁貞度門

太和門旁昭德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