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紫禁城宮殿群

內廷大門 - 乾清門

乾清門是北京故宮內廷正門,過此門方見乾清宮,因乾清宮而得名。

從保和殿轉到後面,骤看眼前的乾清門廣場,反而成為[忽然]下降的低地。

 

乾清門橫街將紫禁城约按六比四的比例,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面的外廷為六,北面的內廷為四。皇帝在內廷居住,聽政時則駕臨外朝。在清代紫禁城的政務活動區域擴展到內廷,內廷的大門乾清門成了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作為內廷的大門,乾清門是紫禁城外廷與內廷的分水岭,奏章的上傳和下遞,物品的呈送和交付,都要在乾清門中轉。例如:每年立春順天府進獻給皇帝、皇后的春山春座,由順天府的秀才從午門抬到乾清門口,然後由宦官接過來,抬進內廷,供皇帝觀覽的抬進乾清宮,供皇后觀覽的抬進交泰殿。

 

乾清門3
乾清門到乾清宮
乾清門2
乾清門4
乾清門1
御門聽政
乾清門 - 御門聽玫

御門聽政”由太和門改在乾清門的慣例始於順治帝。御門聽政一般在辰正時(早上八點)開始。聽政時皇帝坐在乾清門內的臨時座位上,前來奏事的官員跪在門口向皇帝報告,然後皇帝作出決定,稱為“降旨”。奏事完畢後,大臣從東面的台階退下。然後輪到下一位官員上前。

在清朝皇帝中,康熙帝是採用這種形式處理政事中最為勤奮的一個。在位期間,他除了春夏秋到暢春園和避暑山莊“避喧聽政”及木蘭秋獮的時間外,居住在紫禁城的時間扣除冬月幾乎天天到乾清門聽政。直到他年老,大臣們勸他保重身體他依然如故。康熙作出的不少重大決定都是在乾清門聽政時決定的。雍正、乾隆以後,改在園明三園“避喧聽政”的時間多了,清帝居住在紫禁城的時間不多,聽政次數也日益稀疏。到咸豐帝的時候聽政活動結束。

清帝上早朝的時間是:春夏兩季,皇帝於辰初三刻准時駕臨乾清門;秋冬兩季,於辰正三刻准時駕臨。

  1. 皇帝駕臨乾清門之後,升座。

  2. 六部官員開始奏事,先後次序採用輪流制。

  3. 六部奏完之後,起身退下,御史台等監察部門奏事。

  4. 隨後到翰林、科道(負責纠劾百官)奏事。

  5. 內閣大學土最後向皇帝請旨,在與輔臣們進行一番問答和討論後,皇帝對政事作出裁決,口述旨意。大學土等领受上諭。

  6. 至此,一日的早朝便告結束。皇帝離座,從乾清門的後門回到內廷。

除了“御門聽政”之外,乾清門還是清朝齋戒、接寶等典禮儀式的舉行場所。

乾清門的建築
乾清門的建築

乾清門在保和殿後面,乾清門廣場以北。乾清門廣場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矩形廣場。廣場西面是隆宗門,東面是景運門。這個小廣場是故宮外朝和內廷的分界:廣場北面,包括乾清宮在內的三宮六院被視為內廷;廣場以南,三大殿加上文華殿、武英殿就是外朝。

乾清門面闊5間,進深3間,高約16米,單簷歇山頂,漢白玉須彌座高1.5米,周圍環以雕石欄杆,門前左右各有一隻鎏金銅獅。門前為三出三階,中間是御路石。乾清門中開三門,門扉設在後檐。兩梢間是青磚檻牆,安有方格窗。簷下施有單昂三踩鬥栱,繪有金龍和璽彩畫。門兩側設有八字琉璃影壁,高8米,長9.7米,壁心和岔角飾有琉璃花。門內有高台甬路通往乾清宮月台。

順治帝決定在乾清門“御門聽政”後不久,他下令在景運門蓋起一排房屋,作為上朝官員待漏的地方,並拆掉明朝時建在午門東西兩側的對應建築。

 

到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又新建了一些建築。這包括在乾清門外東側內左門以東,坐北向南的廬房面闊十二間,進深兩間,自西向東分別為:外奏事處、散秩大臣值班處、文武大臣奏事待漏處。對面週廬五間,是宗室王公奏事待漏處,其西側還有一座井亭。

 

乾清門外西側內右門以西,坐北向南的廬房面闊十二間,進深兩間,自東向西分別為:侍衛值宿房、軍機處大臣值房、內務府大臣辦事處。對面週廬五間則是軍機章京值房,其東側還有一座井亭。

  • 西側廬房十二間:  自東向西分別為:侍衛值宿房(東四間)、軍機處大臣值房(中四間)、內務府大臣辦事處(西四間)。現東四間的原侍衛值宿房內設有“軍機處史料展”,中四間的軍機處大臣值房為原狀陳列。

  • 東側廬房十二間: 自西向東分別為外奏事處(西四間)、散秩大臣值班處(中四間)、文武大臣奏事待漏處(東四間)。現設為商店。

  • 西南側週廬五間:  為軍機章京值房,其東側還有一座井亭。

  • 東南側週廬五間:  為宗室王公奏事待漏處,現為廣播室。其西側還有一座井亭。

景運門與隆宗門
景運門與隆宗門

景運門,位於紫禁城乾清門前廣場東側,是紫禁城內廷與外朝東路的重要通路。

隆宗門,位於紫禁城乾清門前廣場西側,是紫禁城內廷與外朝西路以及西苑的重要通路。

景運門創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重修。清朝沿襲明朝舊制,並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隆宗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重修。清朝沿襲明朝制度,並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隆宗門。


景運門和隆宗門都是進入乾清門前廣場的通道,進可通往紫禁城外朝中路及內廷中路各處,故又被稱為“禁門”。清朝自親王以下,文職三品、武職二品以上大員及內廷行走各官所帶之人,僅準到門外台階20步以外停立,嚴禁擅入門內。
 

景運隆宗門之間的銅燈

紫禁城的外朝是沒有路燈的,因為平時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在夜晚舉行,上元燈節期間,臨時安設彩燈照明。景運門和隆宗門外一帶,嘉慶以前並沒有路燈,在嘉慶處決和坤以後,將其宅邸賞給了慶親王永璘 (嘉慶同母弟)。永璘病故後,原和坤府中的許多物品 (包括銅路燈三十六對) 都被呈獻給宮裡。從此三十六對銅燈被安置在景運門和隆宗門之間。

隆宗門上的箭鏃

清朝嘉慶十八年(1813年),中原發生天理教起義,林清策劃並領導了京畿地區的一支隊伍直接進攻紫禁城,史稱“癸酉之變”。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起義軍喬裝改扮,分為兩路,分別從東華門、西華門進入宮城。進入西華門的一支在當內應的太監引領下攻至隆宗門,隆宗門已被守軍關閉。天理教徒企圖翻牆進入隆宗門內開門,遂爬到養心殿南側的膳房屋頂,被守衛在養心殿的皇二子旻寧(即日後的道光帝)用火槍打死二人。隨後天理教徒遭清軍鎮壓,很快失敗。

 

天理教徒和清軍在隆宗門激戰時,有兩支箭射在隆宗門上,一支位於隆宗門內側(東側)北起第二排第四根椽頭上,另一支在隆宗門外側(西側)簷下門額“隆宗門”三字中的“宗”字左側。這兩支箭的箭桿已無存,僅餘箭鏃深入椽頭及門額的木頭中,十多厘米長的箭鋌外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