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宮殿群
交泰殿簡介
交泰殿,是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
「交泰」位於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取《易.泰卦》卦像上乾下坤之意。泰卦象徵天地相交,《易.泰.彖傳》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命名「交泰」兼有吉祥之義。唐朝興慶宮便曾有交泰殿。 《唐會要·卷三十》記載:“天寶十載四月二十一日。興慶宮造交泰殿成。”
清朝,交泰殿是皇后千秋節(皇后生日)和每年的元旦、冬至後一日,皇后接受慶賀禮之所。比如在千秋節當天,慶典活動會在交泰殿舉行,皇后先朝見太后、皇帝,然後再到交泰殿。皇貴妃、貴妃、妃、嬪、公主、福晉、命婦等都要前來交泰殿祝賀,向皇后行六肅三跪三叩禮。然後皇子再向皇后行禮。當中和韶樂奏起 [順平之章],皇后起身回寢宮,女朝賀者們再退下。



交泰殿建築
後三宮位於一個“工”字形台基上,其中交泰殿東西兩側及坤寧宮前後的台基邊緣均有琉璃磚牆。交泰殿外台基東西兩側有台階,可分別通向東側的景和門、西側的隆福門。東西台階下南北兩側緊貼台基,各有五間小房,明間開門,共計二十間。
交泰殿平面為正方形,面闊進深都是三間。單簷四角攢尖頂,銅鍍金寶頂,頂覆黃琉璃瓦。雙昂五踩鬥栱,樑枋飾有龍鳳和璽彩畫。紫禁城從太和門到乾清宮,宮殿的裝飾圖案一直是龍,到交泰殿方始現鳳,交泰殿的檐畫上滿是青綠相間的龍飛鳳舞的圖案,殿門的裙板上也雕刻著龍鳳圖案。
四面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龍鳳裙板隔扇門各四扇,南面次間安有檻窗,其他三面次間均是牆。殿內頂部是盤龍藻井,龍口銜寶珠(軒轅鏡)。地面鋪墁金磚。
交泰殿東次間陳設有銅壺滴漏,這個銅壺滴漏是乾隆十年製造,乾隆年後不再使用。交泰殿西次間陳設有嘉慶三年清宮造辦處製造的大自鳴鐘,清朝時宮內時間以此為準。自鳴鐘外殼是仿中國式樓閣型的木櫃,高5.8米,分為上中下三層,背面有給鐘上弦用的階梯。據稱此鐘仍可使用。
交泰殿內懸掛著康熙皇帝題寫的匾額 [無為]。兩側柱子上掛有乾隆帝御題對聯:“恆久咸和,迓天休而滋至;關雎麟趾,立王化之始基。” 寶座後有板屏一面,其上有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銘》:
交泰殿銘
乾清宮後、坤寧宮前,殿名“交泰”,象取也。天丕顯祖宗,奉茲宮殿居正,臨民曰明、曰旦,始惟宮壼,逮德為鄰以御家邦,必本修身用祗循,亦欽責實健,顯卓中所其無逸,財成輔相,小往大來,無為以治,殿楹“無為”一匾為皇祖御書,聖訓昭垂,小人道消,君子道長,以左右民,尚慎充盛,持盈保泰,勿恤其孚,億萬斯年,凜懷永圖。
乾隆壬辰孟春之吉,御製並書。




交泰殿前東西兩殿

東側:
昭仁殿是位於北京故宮乾清宮東側的小殿。
-
明朝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進北京,崇禎帝出紫禁城到景山自縊之前,在昭仁殿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
清朝時,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之所。殿後西室有“慎儉德”匾,再往西有“五經萃室”匾。乾隆九年,乾隆帝下詔自宮中各處藏書內選出善本呈覽,在昭仁殿內列架收藏,並且御題“天祿琳瑯”匾懸掛在昭仁殿內。乾隆四十八年,乾隆帝認為南宋岳珂校刻的《詩》、《書》、《禮記》、《易》、《春秋》五經很重要,乃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別闢出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並御題匾額,懸掛在室內,又設圍屏,圍屏上刻有“五經萃室記”,兩側有對聯:“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昭仁殿藏書中,宋版本、金版本採用錦函,元版本採用青絹函,明版本採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整齊,皇帝可隨時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