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無界 — 故宮文化再詮釋
國之瑰寶 — 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
故宮博物院典藏的中國書畫精品,大部分都是國之瑰寶。它們受重視的原因,除因其非凡的藝術成就,亦因其豐厚的鑒藏史。本展覽精心挑選三十五件(其中有六開為一套冊頁)晉、唐、宋、元書畫,從藝術、文化、歷史等角度,探究它們千古流芳的原因。展覽共分三期,每期展出十件珍品,精彩可期。
《雨後帖》傳為王羲之所書的一通信札。
此帖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雨後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今專家鑑定認為此帖並非王羲之親書原跡。從此帖的墨色濃淡變化觀察,與運筆的啓收、頓挫轉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勾摹痕跡,因此判斷此帖應是古臨本,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以前。
《雪江歸棹圖》是北宋宋徽宗趙佶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雪江歸棹圖》描繪的是冬日雪景山水畫。全圖不着色,僅以細碎之筆勾勒、點皴山石,淡墨渲染江天,襯映出皚皚雪峯。
《雪江歸棹圖》為絹本,設色,縱30.3釐米,橫190.8釐米。畫面起首遠山平緩,江面平靜,江中歸帆片片。進入中段以後,山勢漸漸高聳,白雪封山,銀裝素裹,江河坡岸隱現,其間點綴着樓觀、村舍、橋樑、棧道及人物活動,使整個畫面靜中有動。繼而趨於平緩,整福畫面面富有高低錯落的節奏感,使觀者彷彿身臨其境,坐於舟中,沿江眺望窗外時時變換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長卷繪畫的特點和魅力。畫幅的右上角有趙佶瘦金書“雪江歸棹圖”,左下角鈐“宣和殿制”印並“天下一人”花押。卷後有宋蔡京,明王世貞、王世懋、董其昌、朱煜五家題記。
《江山萬里圖》是南宋趙黻創作的紙本水墨中國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江山萬里圖》採取全景式構圖,以滔滔江水為主脈,結合近景、中景、遠景,描繪出自西蜀至東吳長江兩岸的山光水色。在峯間坡岡等處,以曲徑、棧道、水口、瀑布、房舍、寺觀等點景,它們穿插有致,相互映襯,為畫面增添了無限生趣。在整體上把握峯巒層次、江流走向及林木隱現,用大視角展現出長江“咫尺千里”的壯觀景緻。
《江山萬里圖》描繪雲遮霧掩,崇山連綿,數尺之後方現曲折的江岸,三兩旅人沿路緩行,航船數只待客于山腳渡口。隨之則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繼而孤嶺突起,峯迴路轉,茅舍村屋,行旅往來。最後用茫茫無際的大海終結畫面。 拖尾上有明代錢維善、張寧、陸樹聲等人的詩跋
花籃圖
宋朝日常圖
米芾
《宋惠崇溪山春曉圖》是宋代畫家惠崇的畫作,現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卷首是山溪,水中有四舟。水中各種水禽甚多。對岸柳樹、桃樹及雜樹、水邊叢草,遠山數重。畫的左半偏中部分伸出一個山崗、渚灘,卷末是從山中流出的溪水,溪水之左又是城坡。山坡上都長滿了綠柳紅桃和各類雜樹,一片江南春色。 此圖無款印,傳為北宋惠崇作。引首有李兆蕃篆書“溪山春曉圖”五字。
《秋郊飲馬圖》是元代畫家趙孟頫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畫的是初秋郊外,一紅衣奚官趕着一羣馬到河岸邊飲水的情景。畫中岸邊林木環繞,湖水平緩無波,坡岸填從石綠色,秋樹紅葉,分外幽靜清致。牧馬人身着紅袍騎在馬上,手持馬鞭,側首看着正在嬉戲的二馬。十匹馬都健壯肥碩,有的步入河中飲水,有的在岸邊追逐,有的互相嬉戲,有的引頸長鳴,神態各異,好不熱鬧。
《天池石壁圖》屬於黃公望“淺絳”法風格的山水畫,所謂“淺絳”法即是在用墨色勾、皴之後,再用赭色跟花青墨綠在坡石、山巒上略加烘染,使畫面統一於一個絳赭的調子中,故稱之為“淺絳”法。這種“淺絳”法由一種技法變成一種形式風格,最後也成為山水畫分類的一種。據一些學者考查,黃公望實際上是這種“淺絳”法的創始人。 黃公望在這幅畫裡,採用了“高遠“的構圖法,使觀者站在一個似乎是鳥瞰的角度俯視全景,然而看到的每一物象又幾乎都是平視的,因而可供一一瀏覽,細細觀賞。
絹本,設色畫,圖繪羅漢像六尊,實為《十八羅漢像》的一部分。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十八羅漢”的説法最早出現於北宋,圖中器物造型風格接近宋代,每頁有“盧欏枷進”款,從墨色辨認為後添款。因此本冊非出自唐人之手,應是宋人所為。
共六開,所描繪的六位尊者分別為:拔納拔西尊者、嘎納嘎哈拔喇鑷襟尊者、租查巴納塔嘎尊者、鍋巴嘎尊者和俗稱降龍、伏虎羅漢的嘎沙雅巴尊者和納納答密答喇尊者,均位列於十八羅漢之中。
這套冊頁已然不復完整了,現在僅存“第三拔納拔西尊者”、“第八嘎納嘎拔喇尊者”、“第十一租巴納塔嘎尊者”、“第十五鍋巴嘎尊者”、“第十七嘎沙雅巴尊者”、“第十八納納答密答喇尊者”六幅。此畫線條流暢細勁,人物的神情與動態均刻得相當生動,富有情味;色彩不多,但光彩奪目,部分地方以淡墨賦染。
《洛神賦》為曹植於魏文帝黃初四年(223年)所著。最早見於蕭統《昭明文選》,其序稱曹植由京城返回封地時,途經洛水,忽然有感而發,並作此賦。洛神為中國神話裡伏羲氏(宓羲)之女兒,其因為於洛水溺死 ,而成為洛水之神,即洛神。此賦為曹植所著的文章裡較為著名的。
《洛神賦》原名《感鄄賦》,一般認為是因曹植被封鄄城所作;亦作《感甄賦》,但也有人認為其寫作牽涉到曹植與魏文帝曹丕元配甄氏(即曹植之嫂)之間的一段錯綜複雜的感情。。據《文昭甄皇后傳載》:甄氏乃中山無極人,上蔡令甄逸之女。建安年間,她嫁給袁紹的兒子袁熙。東漢獻帝七年,官渡之戰,袁紹兵敗病死。曹操乘機出兵,甄氏成了曹軍的俘虜,繼而嫁曹丕為妾。
曹操的夫人劉氏生長子曹昂,早年死於宛城。次夫人卞氏生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植天賦異稟,博聞強記,十歲左右便能撰寫詩賦,頗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讚賞。當時曹操正醉心於他的霸業,曹丕也授有官職,而曹植則因年紀尚小、又生性不喜爭戰,遂得以與甄氏朝夕相處,進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後,曹丕於漢獻帝二十六年(公元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陽,是為魏文帝。甄氏因激怒曹丕,不僅未能封后,最終亦慘死,據說死時以糠塞口,以髮遮面,十分悽慘。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陽朝見哥哥。甄氏所生的曹叡陪皇叔吃飯。曹植看著侄子,想起甄氏之死,心中酸楚無比。飯後,曹丕遂將甄氏的遺物玉鏤金帶枕送給了曹植。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時,夜宿舟中,恍惚之間,遙見甄氏凌波御風而來,曹植一驚而醒,原來是南柯一夢。回到鄄城,曹植腦海里還在翻騰著與甄氏洛水相遇的情景,於是文思激盪,寫了一篇《感甄賦》。四年後(226年),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因覺原賦名字有與其母相關之嫌,遂改為《洛神賦》。
顧愷之洛神賦圖卷 (宋摹)
此圖是根據三國(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寫《洛神賦》而創作的故事畫。曹植原文借對夢幻之鏡中人神戀愛的追求,抒發了愛情失意的自我感傷。畫面開首描繪曹植在洛水河邊與洛水女神瞬間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趨前,遠望龍鴻飛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雲髻峨峨,修眉聯娟”的洛水女神飄飄而來,而又時隱時現,忽往忽來。後段畫洛神駕六龍雲車離去,玉鸞、文魚、鯨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張望,依依不捨,一種無奈離析之情顯現畫面。
此圖分段描繪賦的內容,構圖連貫,主要人物隨著賦意,反復出現。設色濃艷,畫法古拙,山石樹木鉤填無皴,“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所謂“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系初唐以前畫風。引首有清高宗弘曆行書“妙入毫巔”。卷後有元趙孟頫行書《洛神賦》、李衎、虞集、明沈度、吳寬詩跋均偽。又乾隆詩題。鈐“明昌”、“禦府寶繪”、“群玉中秘”、“明昌禦鑒”及清內府乾隆、嘉慶、宣統諸藏印。
《洛神賦圖》是顧愷之在某一天偶然讀到有人送來三國時代(220-280年)曹植寫的《洛神賦》後有感而作的。由於顧愷之所作原本現已亡佚,僅存數套摹本傳世。遼寧本《洛神賦圖》應是南宋高宗時期,大約1162年之前所做的摹本,忠實保留了六朝時期原本(約成於560-580年)的構圖、圖像與圖本部列的圖貌。此摹本的摹成反映了當時南宋的政治背景。
遼寧本《洛神賦圖》採「圖文融和法」,將賦文分為長短不一的段落,並和相關圖像形成不同組合,使圖畫與文字在畫面上產上一種動態的互動效果與整體的韻律感。有了賦文引導,使人能了解整則圖像相互之間的故事情節和關係。是六朝時期創行的圖文配置法,顯示這些賦文在六朝構圖中就已存在,並不是南朝臨摹時才加上的。人物比例減小,山水比例加大,且結構複雜;而且他們仍然以多畫面來圖寫《洛神賦》全文的故事情節。這種故事畫中採取結構複雜的山水來主導人物活動,是宋代的表現法。這個類型在構圖上又包括兩種型態:一種為連續式構圖,另一種為單景式構圖。
-
第一幕:〈邂逅〉
-
第一景:〔離京〕(佚)
-
第二景:〔休憩〕(佚)
-
第三景:〔驚豔〕
-
-
第二幕:〈定情〉
-
第一景:〔嬉戲〕
-
第二景:〔贈物〕
-
-
第三幕:〈情變〉
-
第一景:〔重靈〕
-
第二景:〔徬徨〕
-
-
第四幕:〈分離〉
-
第一景:〔備駕〕
-
第二景:〔離去〕
-
-
第五幕:〈悵歸〉
-
第一景:〔泛舟〕
-
第二景:〔夜坐〕
-
第三景:〔東歸〕
-
第一幕:〈邂逅〉編輯
本卷一開始兩景〔離京〕和〔休憩〕已佚,此段文字正是在描述,日落時分,曹植在洛水邊林木漫步時,忽見洛神;然其他人都無法看到,於是請曹植描述出他所見到的洛神有多美。第三景:〔驚豔〕所圖寫的場景是曹植向御者描述洛神的美艷。
第二幕:〈定情〉
第一幕〔嬉戲〕景中,表現的是洛神在河邊嬉鬧的兩個動作。第二幕〔贈物〕,則描繪了洛神賦中,曹丕被洛神美貌所吸引,以玉佩相贈,洛神也以瓊珶回報,但曹植卻想到古代人神相戀後,凡人被神靈辜負後的例子,而改變心意,使洛神察覺後深受傷害。
第三幕:〈情變〉
第一景〔眾靈〕依據賦文所記,應包含四組女靈在「戲清流」、「翔神渚」、「採明珠」和「拾翠扇」,但「或採明珠,或拾翠扇」此段的賦文與圖像已佚失。
第四幕:〈分離〉
第一景〔備駕〕圖寫了屏翳、川後、馮夷、和女媧等四個神靈使風平浪浪靜,為洛神離去做準備的情形。第二景〔離去〕描繪了洛神成雲車,在水靈們護衛之下離去的場景,此段附圖有兩組人物,右側為曹植和其侍者,左邊為洛神和御主坐在雲車內,四周有水凌簇擁,凌波而去。
第五幕:〈悵歸〉
第一景〔泛舟〕描繪曹植承舟溯水,追求洛神的情景。第二景〔夜坐〕表現了曹植因自己背信而充滿悔恨,懷念洛神而無法入眠,徹夜露天長坐的情形。最後一景〔東歸〕表現了曹植的車駕與隨從等人一起東歸藩國的情景。
《江山秋色圖》畫面上重山復嶺,層巒疊嶂,江河溪澗,深澤淺潭,飛瀑激落,錯雜其間。在深秋的霧色中,樓觀屋字,棧道廊橋,蒼松古樹,各得其宜,三三兩兩的步行者流連於山野之間,艄公正在江上張網搖船,勞累了的過路人停腳在松陰下歇息閒聊。
趙伯駒、趙伯驌兄弟承傳唐代“二李”(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及宋徽宗畫院學生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的風格,創作出了《江山秋色圖》、《萬松金闕圖》這類作品。
《水圖》是南宋畫家馬遠創作的一幅絹本淡設色山水畫作品。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水圖》由十二冊頁成卷,盡水態之妙。十二頁圖中,除了第一段殘缺半幅而無圖名外,其餘圖名分別是:洞庭風細、層波疊浪、寒塘清淺、長江萬頃、黃河逆流、秋水回波、雲生滄海、湖光瀲灩、雲舒浪卷、曉日烘山、細浪漂漂。這十二幅作品專門畫水,除了一兩幅有極少巖岸山日外,沒有任何其它的景色,它完全通過對水的不同姿態的描寫,表現出種種不同的意境和情趣。筆法變化多端,手法因景因情而異,表現得盡善盡美,盡得畫水之理。
《元五家合繪》卷,元,趙雍、王冕、朱德潤、張觀、方從義作。
其一《松溪釣艇圖》,元,趙雍作: 圖繪近岸坡石雙松,孤舟釣叟,隔水平巒遠岫,意境清幽,筆墨蒼潤。
(二)《墨梅圖》,元,王冕作: 畫面中一枝梅花橫出,枝幹秀挺,花朵疏朗。以淡墨點染花瓣,再以濃墨勾點萼蕊,墨色清潤,高情逸趣溢於筆端,表達了作者藉墨梅標榜清高孤潔的思想情感。
(三)《松溪放艇圖》,元,朱德潤作: 圖繪巨石怪松,孤舟徐行。畫松枝用筆爽利迅捷,坡石皴法溫潤,人物用白描法,筆簡意濃。
(四)《疏林茅屋圖》,元,張觀作: 圖畫平坡老樹,茅舍掩映,水闊山遠,清雅控幽。樹木勾點結合,錯落有致,坡石用墨濕潤,畫風承北宋李成、郭熙一脈。
(五)《山水圖》,元,方從義作: 圖畫密林茅舍,小橋流水。畫面景物豐滿,墨色濃淡相間,筆法靈活瀟灑。
書法家王羲之所作,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是晉代書法成就的代表。
晉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王羲之與兒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孫統、李充、孫綽、謝安、支遁、太原王蘊、許詢、廣漢王彬之、高平郗曇、餘姚令謝勝等「少長群賢」共41人[1]在會稽山陰集會,為蘭亭集會,是時有二十六人得詩三十七首,後輯為《蘭亭詩》。《蘭亭集序》為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王羲之以特選的鼠鬚筆和蠶繭紙書寫,首先寫聚會盛況,描述環境——「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之後筆鋒突變,格調轉為悲傷,寫歡樂時光不長久及人生短暫,然而他並不宣揚「及時行樂」,而是斥了莊子的「一死生、齊彭殤」的論調。通篇語言流暢,不勉強藻飾、通俗自然,結合駢句、駢散,靈活自如,堪稱歷代名篇。
《蘭亭集序》共計324字,凡是重複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個「之」字,各具風韻,皆無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後,過幾天又把原文重寫了好多本,但終究沒有在蘭亭集會時所寫的好。
本幅無作者款印,根據歷代著錄和卷後跋語,此圖流傳有緒,是阮郜唯一的傳世作品。本幅有清乾隆帝題詩。本幅及前後隔水有高士奇、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諸收藏印記共22方,殘印6方。
《中郎帖》是傳為東晉人謝安書寫的一封報喪書信,信中告知中郎突然去世的消息,同時表達了自己內心痛苦不堪、難以忍受的情感。
謝安曾從王羲之學行書,書法非常出色,尤以行書為妙品。後世米芾曾稱讚他的書法「山林妙寄,岩廊英舉,不繇不羲,自發淡古。」《宣和書譜》稱其「初慕羲之作草正字,而羲之有解書者。後之評其字者,亦謂縱任自在,若螭盤虎踞之勢,要當人能品也。然其妙處,獨隸與行草耳。此所有惟行書為多。」收錄有其行書《近問帖》《善護帖》《中郎帖》。
《張翰帖》原屬《史事帖》,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存世四件墨迹之一。歐陽詢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大家」,其書法為唐太宗推崇。晚唐至兩宋時,歐書備受肯定,書家積極學習,古籍及官方碑版常選用其楷書為刊刻字體。
《張翰帖》體現了兩宋官方對歐書的重視與傳承。北宋《宣和書譜》著錄有歐陽詢《張翰帖》一件,學者普遍認為即是本品。本幅四角鈐「紹興」內府印,可知曾進入南宋高宗內府收藏。
至清代,此貼又入藏乾隆內府(原有清內府璽印及乾隆帝題字,被刮去),為《法書大觀》冊中一開,並一直保存在宮中,後被故宮博物院接收。
此卷是南宋著名畫家馬和之創作的《詩經》系列畫作品中的一卷。全卷書、畫共10段,每段前小楷書《詩經》原文,文後為圖。首段開頭書“鹿鳴之什”四字,末段書三首詩名及小序,末又書“鹿鳴之什十篇”。馬和之抓住原詩中的某一個細節,發揮自己的主觀想像,以淺顯易懂的繪畫語言繪製出號稱三百篇的《詩經》插圖,在繪畫創作上堪稱浩大的工程。
-
第一段:鹿鳴 - 畫面上一所豪華的宮殿中華燈盛宴,一王者相貌之人踞坐殿中,嘉賓與臣下列坐兩側,以突出王者宴嘉賓臣下之意。
-
第二段:四牡- 《四牡》一章是在慰勞外國使臣時演唱的。此段描繪外國使臣來朝路上的情節。
-
第三段:皇皇者華- 此段繪山間路上一輛四匹馬駕的車正逶迤行進,與前段人物的運行方向相反,為自左向右行。詩序云:“皇皇者華,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禮樂,言遠而有光華也。” 此段表現使臣奉王命出行的場面。
-
第四段:常棣 - 此段繪坡岸上三人立於水畔,形貌幾乎相同,似表現兄弟三人正在觀看水中的植物。水中植物亦為三株,錯落生長,或即為常棣之木。封建社會講究孝悌,悌指兄弟和睦,此詩此圖意皆在此。
-
第五段:伐木 - 此段繪山高草深,林木茂盛,山谷間二人手執利斧,在一株較矮小的樹下作砍伐狀。二人視線均集於樹上的一隻棲鳥身上,以扣緊“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主題。
-
第六段:天保 - 此段畫面繪高山峻嶺,喬松挺秀,碧海翻波,祥雲瑞靄,紅日初升於水上,皎月掩映於峰巒之間,光華耀人。
-
第七段:采薇 - 此段圖繪山林間一隊車馬右向奔馳,駕車之馬皆著甲胄。旌旗冽冽隨風飄舞,馬蹄聲聲踏破了山間的寧靜。畫面上只畫出7人8馬,但山坡頂部揚起的數桿旗幟卻令人有千軍萬馬隨之而來的感覺。
-
第八段:出車 - 此段描繪王者乘車出郊慰勞戍邊而還的將士之場面。
-
第九段:杕杜 - 圖繪山林間茅屋隱現,小路上一婦人提籃遠眺,在祈盼逾期未歸的丈夫。遠處山頂旗幟隱現,寓征夫將還之意。
-
第十段:魚麗 - 此段繪池塘中二人劃一小舟,肩扛捕獲的魚向岸邊而來,岸上二人正在指點談論。此段意在表現政權安定後物阜民豐,然“始於憂勤,終於逸樂”,故需取之有時的為政思想,對統治者施政有一定的勸戒寓意。
此卷描給錢塘張潮時的壯闊景象。蒸騰鼓盪的海湖以排山倒海之勢自江口流入,而江中弄潮的舟船正依次排開、逆水而上。兩岸民居、城池,遠山歷歷在目,筆法簡括。 該畫作用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思想。此幅畫面除表現滔滔的江水,即寫“大內臨江起飛閣”的都城臨安。圖中既無達官貴人們的車馬儀仗,也沒有吳兒戲水、百姓圍觀的場面,“惟空垣虛榭,煙樹悽迷,平坡遠山,上下帆椅相映而已。”
本幅無款印。引首及前後隔水有清乾隆題詩,後幅有張仁近、楊基題跋。收藏印有項子京、清內府、梁清標諸印。
錢塘潮自古就有天下奇觀異景之稱。南宋遷都臨安(即今杭州)後,觀潮遂成為朝野一年一度的盛大活動。每年夏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是錢塘江的大潮日,海寧一帶湧潮尤盛。海水逆江而上,丈餘高的浪頭如“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據《武林舊事》載,屆時“京尹出浙江亭教閲水軍,朦臉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並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又有“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切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沽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爭賞銀彩。江乾上下十餘裡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間也。”因此,當時以觀潮為題材的繪畫頗為流行。但多數畫家都是描寫“傾城出觀,車水馬龍”,“歲歲觀潮樂”,藉以歌頌“太平盛世”。而李嵩的《錢塘觀潮圖》另闢蹊徑,描繪的是晴朗的秋夜,皎月當空,透過高閣脊簷和喬柯的枝梢展示那奔騰咆哮的錢塘江。
趙孟頫行書《秋深帖》是管道昇給嬸嬸的問安、饋贈的家信,實為趙孟頫所書。其筆力紮實,體態修長,秀媚圓活,暢朗勁健。趙氏信筆寫來一時忘情,末款署了自己的名,發覺後忙又改過,現在還可以看出塗改之跡。本幅上有宣統璽印及李肇亨鑑藏印等4方。
《楓鷹雉雞圖》是南宋畫家李迪創作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繪坡石竹叢中,一棵古楓拔地而起,枯枝上一隻大的蒼鷹正向下怒視着一隻慌忙逃竄的雉雞。畫面上的山石樹幹用筆粗重,輔以水墨,其陰陽向背,十分清楚。樹上的枝葉疏密有致,層次鮮明。楓葉、竹、皆以雙鈎繪出,略加點染。鷹、雉的羽毛描繪精細;鷹之蓄勢待發與雉之倉皇膽寒,刻畫得十分準確生動。整幅畫面給人以嚴謹結實、氣魄宏偉之感。
《快雪時晴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一幅山水畫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快雪時晴圖》中,趙孟頫書“快雪時晴”四大字,後黃公望作雪景山水合璧裝成。
《快雪時晴圖》描繪了雪霽後的山中之景,其中除一輪寒冬紅日外,全以墨色畫成。高山上留有積雪,天邊處有一輪紅日,橫帶一抹紅霞,生動表現出雪後初晴時明朗秀美的景象。 該畫用筆單純而疏秀,潔淨洗練。運用柔潤的線條構建了宏大的山石結構,並且使之穩固清斷。
《快雪時晴圖》畫水墨雪景山水,層巖疊嶺,奇峯寒林,白雪皚皚,寒氣襲人。山下房舍數間,山間升起一輪紅日。 畫的中間是掩映在叢林中的幾間茅屋,茅屋的兩側是綿延相連的斷崖、山岡高低參差,錯落有致,茅屋後而羣峯聳立,挺拔秀美。山中的樓房裏,有座香爐供奉著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