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所藏中國歷代陶瓷主要繼承明、清兩代的宮廷典藏,量大質精,品類蔚然大觀。這展覽精選一百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具代表性的明代陶瓷珍品,分三個單元,從造型、釉色、紋飾等方面,展現明代早、中、晚期陶瓷工藝的發展演變和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明代早期陶瓷
明代自洪武(1368~1398年)二年(1369年)起,朝廷即專門在景德鎮設窯場(初名“陶廠”,建文四年更名為“禦器廠”)燒造皇家用瓷。直至明末,幾乎歷朝都沿襲這種制度。
景德鎮燒造的瓷器不僅有日用器、祭禮器以及專門用來賞賜的器物,面且還燒造各種軸色的大瓷瓦供南京修建宮廷用。洪武朝御窯瓷器的品種、造型、紋飾等大致沿襲元代,以青花、釉裡紅瓷器最具代表性,器物造型渾厚、紋飾緊密、畫風古樸。特別是由於技術原因,產品紋飾呈現色多暗談,形成鮮明的時代特徵。
青花菊花紋蓋花式折沿盤
青花纏枝花卉紋碗
明朝黃金時代
永樂(1403~1424年)、宣德(1426~1435年)是明代御器廠的輝煌時期,不僅青花瓷器被後人譽為眀代青花瓷器之冠,鮮紅、祭藍、甜白等顏色釉瓷器也備受後世稱道。典型的永樂、宣德青花瓷器使用進口青料描繪紋飾,紋飾呈色濃艷,常有湮散和氧化鐵結晶現象,猶如中國傳統水墨畫。
-
永樂時期的陶瓷生產水準和藝術造詣極高。白瓷製作技術達到頂峰,瓷土經過精細淘洗,加工使得瓷胎潔白細膩,而光瑩的玻璃質軸面讓,白瓷具有溫潤如玉的質感。
-
永樂御窯青花瓷亦是無與倫比,其青花色彩濃麗,裝飾紋樣在構圖和畫工上均借鑑中國畫的傳統,呈現出疏朗、清麗的風貌。
-
銅紅釉的燒製技術難到大,需要嚴格控制窯內溫度、氣氛等燒造條件、成品率低,具有紅寶石的色澤的永樂鮮紅釉瓷燒制成功,是明代陶工的一項重大貢獻。
永樂、宣德時期是明代御用瓷器署皇帝年號款從出現到逐漸成為定制的重要時期。永樂朝禦窯瓷器年號款均為篆體「永樂年制」四字雙行款,多刻劃、模印或書寫於碗、盞一類器物內部,個別器物署於外部。
宣德朝御窯瓷器上所署年號款既有沿襲永樂舊製的篆體「宣德年制」款,又更多出現了楷體「宣德年制」和「大明宣德年制」款,落款位置不固定,或署於器物內、外底部,或署於器身其他部位,故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法。
永樂皇帝雄才大略,徵蒙古、討安南、下西洋,把明王朝與外部世界緊密聯繫在一起,景德鎮也因此成為世界工藝品製作中心之一。從這時期的御窯產品上,可以看到較多外來文化的因素,如花澆、無當尊、八方燭台等造型都是受伊斯蘭文化影響的產物。
宣德皇帝是一位自太孫、太子而登大位的太平天子,景德鎮禦窯產品在前代已有造型基礎上,還出現大量蟋蟀罐、鳥食罐、花盆、花瓶等器物,並成功仿燒汝釉、哥釉等瓷器,再現了坐享盛世君王的宮廷生活。
釉裡紅松竹梅紋玉壺春瓶
中國古代非常崇拜於「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他們各自對應不同的顏色。受「天人合一」思想影響,以及按傳統「五行相剋」原理進行推算,各朝各代所崇拜的顏色都不盡相同,夏青、商白、周赤、唐黃、宋元白、明赤。他解釋,明代洪武時期,釉裡紅瓷器大增,主因是以紅為貴的規定,加上朱元璋作為明代的開朝皇帝,又偏好紅色,所以說這些瓷器都不是無緣無故生產出來的。
按照明代祭祀制度,祭藍釉、澆黃釉、鮮紅釉和白釉,分別被用作祭祀天、地、日、月壇。其中,釉裡紅作為「釉下彩」瓷器的一種,其色澤濃艷欲滴,一直為世人所追捧。它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氧化銅在高溫還原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裡紅」。釉裡紅的最大特點是燒製難度大,對溫度要求十分敏感,因此成品率極低,給瓷匠們帶來巨大考驗。
此瓶繪有稱為"歲寒三友"的松、竹、梅紋飾,是高風亮節的象徵,歷來被文人所敬慕。此件玉壺春瓶繼承元代釉裡紅的燒製技術,紅呈色較純正,紋飾清晰,是明初景德鎮釉裡紅之佳作。
甜白釉錐拱纏枝蓮紋梅瓶
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長挺拔的特點,適當壓縮了瓶身的高度,放寬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趨諧波。瓶體所施甜白釉純淨潔淨,色澤柔潤,紋飾刻畫細膩,是永樂時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永樂時期甜白釉器物是宮中主要用瓷,據1989年景德鎮明代禦窯廠遺址發掘報告顯示,在永樂前期地層中98%以上的出土物為甜白釉瓷器。
嚴格管理 - 百裡挑一的精品
明代御窯瓷器從產品式樣設計,到生產、驗收、運輸直至使用,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景德鎮匯聚全國最優秀的製瓷工匠,按照宮廷要求和所發給的設計樣本,採用最優質原料、大量燒製至精至美的瓷器。然而燒製瓷器的過程,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只有極少數被選中的瓷器,才可運進皇宮成為傳世佳品。
古代製瓷的廢品率很高,在景德鎮就曾出土數目龐大的明代瓷器碎片,證明當時對御瓷的篩選極其嚴格。故宮博物院器物部主任呂成龍介紹,御窯處理瑕疵品有嚴格制度,根據對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瓷片的研究考證,為防止宮廷用瓷流入民間,落選的瓷器會就地打碎,集中掩埋。「燒製御瓷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有的品種是十中選一,有的品種甚至要百裡挑一。燒製瓷器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因為它要放在窯裡高溫火燒,而這個過程往往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窯室裡的溫度,窯頂跟窯底能相差幾十度,窯室前後左右的溫差都不盡相同,要選擇合適的窯位燒瓷,才能避免瓷器出現變形、裂開、失色等問題。」
落選的瑕疵品,除了因上述工藝技術問題被淘汰外,還有部份造型、釉色等都屬上乘之作的器物會落選。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修復的明代成化青花龍鳳紋盤,其顏色、造型、花紋都非常完整,屬於精品,但卻因為在繪製紋飾的時候「畫龍添足」,本應是五爪的龍,由於瓷匠一個不留神畫錯為六爪,最終被淘汰。再出色的瓷匠也難避免出錯,這些有瑕疵的瓷器如果不銷毀,一旦被發現,有可能給整個御窯廠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在瓷器成品驗收的環節,宮廷都會派官員,也就是「督陶官」前往景德鎮嚴格挑選出最出色的一件,運送到皇宮內。
青花龍紋盤
景德鎮陶瓷
景德鎮的產瓷歷史非常久遠,但具體到什麼時候開始,則有眾多版本的說法。有文獻認為,景德鎮製瓷業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此時的製瓷業已開始形成。
元代景德鎮的製瓷水平較宋代空前提高,成為當時全國製瓷技藝最高的窯場,並設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鎮的陶瓷生產。元朝是中國疆域最遼闊的朝代,這使景德鎮瓷器的銷售範圍空前擴大,瓷器銷量也較之前的宋代大大增加。景德鎮元代所產的瓷器花色以青花和釉里紅為主,但以「元青花」(文物、古董收藏界習慣元朝所產的青花瓷器稱為「元青花」)最為著名。元代的青花瓷器的器形主要是大件,包括大瓷盤、大瓷罐、大葫蘆瓶、大梅瓶、高足碗等,這些青花陶瓷器物對後世影響極大,其存世或出土的青花瓷極其珍貴,個別品種幾乎可以用「價值連城」來描述它的珍貴程度。
明清時期,景德鎮的陶瓷生產更加完善,成為朝廷宮廷用瓷的重要生產基地。明朝是自古以來景德鎮瓷器生產呈現盛事階段的開始,製瓷技術和瓷器品種均比以前各朝代愈加高超和繁多,專門為朝廷製作瓷器的景德鎮御窯廠就是明代設立的。明朝的永樂、宣德青花瓷,成化鬥彩瓷,嘉靖、萬曆的五彩瓷等乃瓷器中的上等精品。明代宦官鄭和曾將大量景德鎮瓷器銷往海外,這對當時及至以後景德鎮瓷器的影響非常大。
翠青釉因釉色青嫩如翠竹,故名。釉面色澤光潤,垂釉處突出,玻璃質感強,釉中有密集小氣泡。永樂翠青釉因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澤淡雅,下部濃重。
景德鎮翠青、白釉
龍泉窯
龍泉窯青釉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窯,宋朝六大窯系,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明清,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
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 宋代瓷業鼎盛,除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福建省建安的建窯,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窯,也都燒製相當好的瓷器。
雖然龍泉窯熊熊的窯火曾一度遭受蒙古鐵騎的踐踏而熄滅,但入元後,龍泉青瓷在前代的基礎上繼續得到發展。加上元代統治者繼續奉行對外貿易政策,使龍泉青瓷生產規模在元代繼續擴大,窯址和產品的數量都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產品品種增多,風格多樣化,遠銷世界各地。 元代龍泉窯的繁榮為明初龍泉官窯的設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明龍泉官窯器延續了元代的大器風範,將厚實雄渾的美學理念發揮到極致,之前往往將明初龍泉窯青瓷與元代龍泉青瓷混為一談,或籠而統之斷為「元末明初”,這也在一個層面上說明了兩者的相承關係。明龍泉官窯青瓷主要以刻花為飾,精美絕倫,花紋與青如翡翠的釉色融為一體—體的刻花工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藝術高度。刻花是龍泉窯青瓷的傳統裝飾工藝之一,北宋時期的刻劃花裝飾曾經盛極一時,但到了南宋,由於石灰鹼釉的運用和多次上釉技術的掌握,龍泉窯青瓷往往素面朝天,轉向以釉色取勝。其實釉色的玉質感固然是世所好者,但釉層一加厚,原先的刻劃花很容易被厚釉所覆蓋。所以到了元代,又流行露胎、貼塑、模印等裝飾手法,這樣玉質感的釉色和花紋圖案的裝飾效果就可以兼得了。明龍泉官窯器將刻花與厚釉結合得恰到好處,從而使刻花裝飾過程取得了新的突破。
明代陶瓷的色彩非常豐富,包括青花、五彩及釉裏紅等,青花瓷為明代陶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在明代中期以青色淡雅、胎薄精巧為突出特點,表現出獨特的審美風格和文化內涵。晚明時期,瓷器在紋飾方面多有創新,極具特色,對後世御窯瓷器的面貌產生了影響,如嘉靖帝篤信道教,瓷器上大量繪有八仙慶壽、仙鶴、八卦等道教題材圖案,以此祈求福壽綿延。
陶瓷在文化交流史上亦扮演着重要角色,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張重要名片。明代瓷器亦銷往世界各地,風靡全球,成為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載體。明代瓷器向中國境外的輸出多通過貿易或贈予等途徑,著名航海家鄭和曾率領船隊進行了七次大規模遠洋航海,跨越了亞洲和非洲廣大地區,促進了明代海外陶瓷貿易的發展。
永樂時期,因為宗教、外交、貿易等因素,與西藏及中、西亞世界的交流與互動非常頻繁,器物的形制、紋飾也反映了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痕跡。皇室崇敬藏傳佛教,也重視與西藏各教派高僧的往來,賞賜物品當中包含有珍貴的瓷器,也製作了許多帶有宗教意涵的器皿。另一方面,朝廷派遣陳誠等經由陸路以及鄭和經由海路廣泛聯繫中亞與西亞各國,製作了一批模仿伊斯蘭世界金屬器、玻璃器器形或紋飾的瓷器作品,極具時代特色。透過相異材質器物間的模仿與創造,可以看到永樂皇帝積極對外交流的需求及企圖心。
幾千年來,龍是中華文化常見的圖像以及皇權的象徵。景德鎮御窯大量燒製龍紋瓷,專供宮廷使用,自此開啟了陶瓷器以龍紋為裝飾的全盛時期。明代御瓷上的龍紋體態多變,且常輔以雲氣、海水、纏枝花卉、火焰寶珠等紋樣,無不體現皇室的專貴和威嚴。
此器造型受到西亞地區用於行旅往內的銅器和陶氣的影響,呈六角形分佈的主體花卉以及蜿蜒捲曲的枝葉也帶有濃郁的異域風格。但形似蒜頭的口部卻屬中國本土瓷器元素,故此瓶可視作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
明代中期
明代中初期,正统、景泰、天順三朝社會經濟發生變化,對陶瓷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時景德鎮陶瓷業在規模和水準上不如前朝但在生產供應上起到了成前啟後的作用。到明中盛期,係指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因明代青花瓷經歷了正統、景泰、天順這三個朝代的「空白期」(亦稱「黑暗期」)之後,至成化,景德鎮御窯廠的瓷器生產又得以全面恢復。因此,明中期是我國陶瓷燒造史上的重要歷史時期,瓷器品質很高,被稱為「青花瓷的振興期」。成化時期鬥彩工藝日臻成熟,青花瓷以青色淡雅、胎薄精巧為突出特點。弘治時期以嬌艷的黃釉、綠彩裝飾的御窯瓷器最具特色。正德時期的御窯得到復興,所產青花瓷以胎骨厚重、青花濃中帶灰為特點。
鈞窯遺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歷史上以燒製玫瑰紫、海棠紅等窯變釉色著稱,被明代人列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鈞窯瓷器造型多樣,其中尤屬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陳設器追為精美。
明早期鈞窯也曾作為官窯之一,惠宮廷燒製陳設用瓷。傳統觀點認為此件三足洗為宋代產品,但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期更可能復明代產品。
明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器物,由於青花色澤典雅多姿,在圖案花紋上又以疏朗取勝,顯得明快,故在明清青花瓷中享有盛譽。 就器形而言,“成化無大器”,是成化瓷在造型上的一大特點。儘管成化早期多以宣德器為摹本,但所造之物胎體不厚,器形亦不大,傳世品大多在33厘米大小以內,少見有宣德時的大器。而弘治朝偶見一些大件器。正德時,胎體多數較顯厚重,這與前朝有明顯區別,並生產有一些如梅瓶、出戟尊、葫蘆瓶等造型凝重之大件器物。
成化青花瓷
成化期明成化朝歷時二十三年,青花瓷的風格大致可分為前後兩期。成化前期的青花瓷紋飾與造型受宣德窯影響頗大,亦即有許多成化瓷的紋飾與器形系模仿宣德朝。而一些呈色淡雅,器形小巧的青花碗、杯等,包括鬥彩的天字罐、碗、盞等圓潤輕巧之物,多數為成化後期作品。
成化早期,青花仍沿用蘇麻離青料,筆法也如宣德官窯青花,用小筆觸。因而青花呈色濃艷,在青花紋飾的筆道上帶有濃淡層次和黑褐色結晶斑。成化中、晚期時,因“蘇青”料斷絕,遂改用江西樂平縣所產的青花鈷料,俗稱“平等青”,又稱“陂塘青”。青色淡雅,藍中閃灰,給人柔和、透徹的感覺。
此後,再也沒有永樂、宣德「蘇青」料的那種顏色深淺不均及出現藍黑色結晶斑點的現象。平等青適合人物紋及各種題材的繪作與渲染,因而增強了瓷器上的裝飾效果。因而成化青花瓷上的人物紋多見,這不同於永樂、宣德青花瓷。
晚明文人評價"至於窯器,最貴成化"。
成化鬥彩三秋杯
成化年間,鬥彩工藝已經發展得十分成熟。成化無大器的一級品中的精品是這件三秋杯。它畫了一個秋天的景象,裡面有一個園林的景色,有些山石花卉,還有六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胎體非常的薄,裡面可以看到外面的花紋,用了當時非常流行的鬥彩方式—就是青花繪畫在邊框再在裡面填充顏色的裝飾方法。杯身的釉上彩紫色蝴蝶,牠們的翅膀上所用的釉色濃厚、表面乾澀無光。這種紫色名為「姹紫」,是一種成化鬥彩所獨有的色彩,往後已經再造不出這種顏色。
弘治青花瓷
弘治期前後共曆十八年,其青花瓷全面繼承了前朝風格,器形、青花料與成化時期幾乎沒有太大差別。特別是一些無款識的器物,很難加予區分,以致學術界有「成、弘不分」之說。
弘治時期,所用青花料與成化時基本相同,仍採用國產平等青鈷料,色澤灰藍,呈色有淺淡的,亦有濃豔的。弘治朝的裝飾紋樣沿襲前朝,較為簡單,以龍紋為多見,龍紋和前朝比較有變化,整體線條簡單,龍身細、龍嘴變長、龍爪無力、眼睛大。所繪蓮池遊龍最有特色,蓮池遊龍又叫荷塘龍,是摹仿宣德時期的紋飾,從構圖上看遊龍處於蓮池中顯得不太協調,後代少見。
弘治朝的官款大都是「大明弘治年制」雙行六字楷書雙圈款,六字間距疏朗,筆畫柔和纖細,一改成化款硬朗遒勁的字體,沒有成化的雙框方款。另有「弘治年制」四字篆書款。民窯有「壬子年造」方款、「大明年造」方款,「福」字方款和銀錠圖案款等。
明代之前的黃釉多施於陶胎上,僅需入窯一次便可低溫燒成。至明代,景德鎮御窯通過澆釉法在已高溫燒好的白瓷上施黃釉再二次入窯燒成,故稱澆黃釉,此類瓷器專供宮廷使用。明代各朝澆黃釉瓷中,以弘治年間產品最負盛名,因其釉色淡雅嬌亦被稱作"嬌黃"。
正德青花瓷
正德青花前後共曆十六年。青花瓷正處於明代中晚期交替的過渡時期,上乘成化、弘治朝,下啟嘉靖、萬曆朝,器物逐漸改變了前朝的精緻、纖細、小巧的風格,更多生產出造型凝重的大件器物。
正德朝的青花瓷分為三個時期:正德早期青花與成化青花相仿,但數量不多;中期是正德青花的典型器;這兩個時期青料採用石子青;晚期因青料改用西域回青料,色澤艷麗,藍中泛微紫,與後朝嘉靖的青花相類。
正德官窯款以「大明正德年制」兩行六字與「正德年制」兩行四字雙圈楷書款為多見。四字款並非始於正德,但正德年使用的最多。 「德」字和宣德款一樣,缺少中間一畫。民窯器有「大明正德年造」、「大明年造」、「正德年造」年號款,其中多見四字款。另外還有寫年月款的,如有收藏品需要參拍可諮詢孔生壹叁零,肆玖捌捌,四八八三。另外還有書「正德丁卯(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吉日欽」款的青花字筒爐和「大明正德秋月吉日造」款的青花弦紋碗等。另外還有“福”字款,雙欄方勝花押款等,並出現“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仿款。
永樂年間創作的青花雲龍紋天球瓶,瓶身上紋飾使用進口「蘇麻離青」青花料所繪,這種青料中含鐵量高,因此發色濃艷,局部有黑色結晶斑。釉料的使用,反映出明朝政府與西亞地區的密切交往。「蘇麻離青的鐵含量很高,所以經常燒完之後就會有一些黑色點點的結晶(又稱黑疵)出現。
明代瓷器 - 精益求精
在中國歷史上,瓷器的燒造大約經歷了三千多年。自商周時期出現原始青瓷,歷經戰漢、隋唐,至宋元,瓷器的燒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各類青瓷、白瓷、彩瓷,精彩呈,窯口遍佈全國各地。 時至明代,景德鎮瓷窯,因窯藝先進、瓷質精良而為皇室看中,並在此設立了御窯場。不惜工本的燒造,更使景窯產品精實求精。中國瓷器由宋代的大江南北成百上千窯口百花爭豔的態勢經由元代過渡之後,到明代幾乎變成了由景德鎮各瓷窯一統天下的局面。
明洪武二年,政府在江西景德鎮設立陶廠,專門燒造宮廷用瓷。明代宮廷對御用瓷器的管理極為嚴格,而皇帝的審美也影響了陶瓷的裝飾與風格。當時的能工巧匠在繼承前代製瓷工藝的基礎上,多有創新,精益求精。明代中國瓷器銷往世界各地,風靡全球,成為中外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載體。
明代朝廷十分重視對皇家用瓷的管理。因此,在景德鎮設置御器廠,作為專為皇家製瓷的機構。御器廠燒造活動在永樂、宣德時期達到鼎盛。宣德八年,御器廠燒製了超過四十四萬件御用瓷器。朝廷選派監督製瓷事務的督陶官,直接管理御器廠的經費,控制產品的質量、數量以及造型和紋樣。
在御窯瓷器上刻、印帝王年號作為款識,始於永樂時期;在宣德時期,則盛行書寫宣德年款,此後明、清兩代御窯瓷器均沿用此法。明代朝廷不許買賣、饋贈御用瓷,更嚴禁仿製。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殘次品亦會進行嚴格的處理,將之打碎掩埋,以防流向民間。
永樂時期的陶瓷生產水準和藝術造詣極高。白瓷製作技術達到頂峰,瓷土經過精細淘洗加工,使得瓷胎潔白細膩,而光瑩的玻璃質釉面,讓白瓷具有溫潤如玉的質感。永樂御窯青花瓷亦是無與倫比,其青花色彩濃麗,裝飾紋樣在構圖和畫工上均借鑒中國畫的傳統,呈現出疏朗、清麗的風貌。銅紅釉的燒製技術難度大,需要嚴格控制窯內溫度、氣氛等燒造條件,成品率低,具有紅寶石般色澤的永樂鮮紅釉瓷燒製成功,是明代陶工的一項重大貢獻。
兩盤均暗刻海水雲龍紋,兩相對比可看出白地綠彩盤複雜的製作工序,即先再瓷坯杯上施白釉,然後剔刻掉龍紋處的白釉並刻劃身鱗片等細節,入窯燒成後再於龍紋處填塗綠彩,二次入窯低溫燒製方最終成品。另一件白釉龍紋盤看似半成品,實則以胎體本色裝飾龍紋,別出心裁。釉裏紅瓷發色所需的氧化銅對窯室溫度極為敏感,因此燒成難度大、產量低,難以滿足明代宮廷日益增長的瓷器需求,故釉上紅彩瓷在明代中後期更為多見。
出於正德帝對伊斯蘭教的濃厚興趣,正 德朝御窯瓷器上常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主題紋飾,或將古蘭經中箴言寫於開光中,畫張琪是作一種紋樣而融入整體設計。不同於明早期大量用於外交,帶有伊斯蘭元素的御窯瓷器,正德朝御窯譽燒製的阿拉伯文、波斯文瓷器主要作宮廷用瓷。
嘉靖御瓷上的青花色澤呈現藍中泛紫紅的鮮豔色調,開創了明代青花瓷發展的新境界。由於嘉靖帝虔誠的道教信仰,景德鎮御器廠燒制了大量充滿道教色彩,飾以祥瑞紋飾的瓷器。葫蘆屏因其原本用於盛裝仙丹,以及"福祿"的諧音,再嘉靖年間,風靡一時。
明代晚期瓷器
晚明景德鎮的制瓷器十分繁榮。嘉靖二十一年,超過十萬人在此從事陶瓷生產,嘉靖時期御窯瓷燒造的總量至少有六十萬件左右。社會經濟的變化,以及對外貿易需求的增大,促使景德鎮的民窯快速發展。嘉靖之後,御窯更將部分燒瓷任務交於民窯完成,體驗出後者的生產規模與技術均到達了新的高度。
嘉靖、萬曆瓷器的器型更趨多見。嘉靖時期的青花瓷呈色藍中泛紫,隆慶時期與萬曆早期的青花瓷基本延續嘉請朝的風格。明代晚期,五彩瓷器有了新的發展,御窯五彩瓷器造型繁多,畫風樸拙,以色彩龍艷、花紋華麗為主要特點。
嘉靖、萬曆時期的五彩器,揭開了彩瓷發展史上的新篇章。成化鬥彩瓷,色彩鮮豔,畫染風格以疏雅取勝;嘉萬時期五彩則以紅、黃、淡綠、褐、紫及釉下藍色為常見,彩色濃重。其中紅、綠、黃、三色為主,尤其紅色,最為突出。因而,使得嘉萬時期的五彩瓷器,在整體上有翠濃紅豔的感覺,極為華麗。
素三彩瓷是一種至少使用三種釉彩低溫燒製,且不施紅彩的瓷器品種,因不含屬於葷色的紅色以得名。明代造園文化盛行,瓷質繡墩不懼風雨,可置於庭院中,故廣受歡迎。此繡墩形似鼓,外壁上下各凸起鼓釘一周,中部則以蓮塘襯托游龍。
紋飾創新
晚明瓷器在紋飾方面多有創新,極具特色,對後世御窯瓷器的面貌產生了影響。嘉靖帝篤信道教,御窯瓷器上大量繪有八仙慶壽、仙鶴、八卦等道教題材圖案,以此祈求福壽綿延。
此類瓷器曾用於宮中的道教祭祀活動。萬曆帝則崇奉佛教。宮廷瓷器多飾蓮花、瓔珞等與佛教相關紋樣。嘉靖、萬曆時期的青花瓷上還出現了花樹與壽等字纏繞的新紋飾。
景德鎮窯場同時承擔了明藩王用瓷的燒製任務。明朝從紅武年間開始實行封藩制度,張王子們分封至各地為藩王,並世代承襲。
明萬曆時期的瓷器,紋樣日益世俗化,流行以太平吉語作裝飾,迎合人們曾秀平安的美好願景。有碗外壁以松、竹、梅、菊的枝幹纏繞城福、壽、康、寧四字吉語,別出心裁地將文字轉變為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