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彰華彩──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夢蝶軒藏古代金器
是次展覽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首個以本館館藏為主的特別展覽,將展出200多件(套)由夢蝶軒主人盧茵茵與朱偉基所捐贈及收藏的古代中國金器,亦是近年香港最大型的古代金器展覽。在這展覽中,我們可以欣賞到來自歐亞草原、吐蕃和中原地區的黃金飾物,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8世紀,部分器物更是首次公開展出。雖歷經世代滄桑,這些精美的器物仍金光閃耀,述說着黃金製品在中國過去三千多年歷史中的藝術和技術成就,並反映金器在古代政治活動、文化生活以及跨區域互動交流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黃金,其美學及珍稀的地位由人類文明以來都一直擁有崇高的地位。考古證據顯示人類早於公元前五千年已懂得開採黃金,作為實用︑裝飾或禮祭器物︒
綜觀人類的發展歷史,黃金藝術大多誕生於人類文明的新石器與青銅時代之間;集中觀看華夏的話亦可從這些珍貴的黃金飾品中見證三千年以來的文化:中國史前文化尚玉,三代(夏商周)尚青銅,黃金製品的出現要晚至距今約4000—3000年的青銅時代,相當於夏時期(約公元前21—前16世紀)︒
金器在草原文化中多為飾品,而商代中原使則多將金錘成薄片,裁切成各種形狀,用包︑貼等方式附在漆︑銅和玉石器物表面︒兩者對金的使用方法差異明顯︒當時黃金製品首見於北方,且多為錘鍱製作的小件耳環︑指環,使用並不普遍。在公元前一千紀初,專業化的遊牧開始出現,並在前七世紀左右佔據了整個歐亞草原︒遊牧的興起使得歐亞大陸東西兩端遠程的藝術交流成為可能︒近東︑歐洲地區的金工如珠化︑纍絲法等技術也開始在中國出現︒黃金的文化地位這時也在中國得以確立,一些蘊含大量金器的墓葬︑窖藏也開始出現︒從工藝上說,一些「批量生產」技術的也開始出現並流行︒到了戰國晚期,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的門類也逐漸齊備︒
中國古代四種主要的金工技術——錘鍱與鏨刻、鑄造、珠化、金絲與纍絲。
草原與中原
從中國的北方到西伯利亞的南部的北方草原和南方的草原貴族,有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示身份的方式。前者以飾有動物纹的黃金飾物為主,而後者則以青銅禮器和玉器為尚。然而在周 、秦和漢代,隨著政治、商貿和遷徙等接觸,中原貴族亦開始將黃金應用到生活和禮儀的用品上。以下顯示的不僅是各草原群體黃金飾物之異同,亦顯示草原和中原的交往。
原材料 - 黃金
金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色澤黃中帶红,常與銀和少量同和稀有元素混合。含量在少於1至80之間,比例因地域而已。金的含量因此反映來源、提煉、合金化和重用的情況。
中原早期的黃金主要取至積層稱為[砂金],至遲於唐代(618-907年) 始發展開採技術。早期文獻中的金泛指[金屬],特別是青銅和紅銅。直至戰國時期 (BC 475-221年) 才出現[黃金]一詞,用來區別稱為白金的銀。
金大有光澤柔軟而具延展性,早在公元前四千年歐洲先民已用之作為飾物。
錘鍱與鏨刻(Hammering and Chasing)(公元前16世紀至今)
錘鍱與鏨刻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金屬加工工藝︒錘,即是錘打︑鍛打︒黃金易延展,是最適宜錘打塑型的金屬之一︒鍱,是將金屬錘打成薄片的意思。金器錘鍱成形後還可以加刻紋飾,即是所謂的鏨刻︒錘鍱與鏨刻組合起來的錘鏨法,則可以製作立體紋飾︒
鑄造(Casting)(公元前11世紀至今)
鑄造即指將金屬加熱成液態後倒入預先製好的空腔範具中,待其冷卻凝固成器︒中國在東周時代多有使用鑄造法製作不同的金器,這與西方常用錘鏨法製器的傳統非常不同︒應是受到東周青銅製造業影響而流行的工藝傳統。漢代以後,隨著青銅器的逐漸衰落,鑄造的金飾便逐漸少見︒
卧鹿形金飾牌 公元前6至5世紀 此金飾牌以鑄造而成︒卷角鹿飾是公元前6至4世紀歐亞草原至中國北方的內蒙古等地牌飾常見的題材︒
金鉤 公元前6至5世紀 三件小金鉤均為鑄造,範鑄的模具可能是泥質的︒在陝西寶雞益門村及其他地區的秦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用同種工藝鑄造或有相似設計的金飾;雍城是公元前 677 至 383 年間的秦都︒
吐蕃與唐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自松贊干布至朗達瑪傳位九代,延續兩百多年。吐蕃王朝是中國西藏曆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會第一次出現勃勃生機。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
吐蕃的馬
馬在吐蕃人生活中佔有重要位置,既是運輸工具,也用於作戰,更是貴族葬禮中的祭品。
這幾組馬鞍飾均錘鍱出帶羽翼的獅子或獨角獸形象。吐蕃工匠吸收源於西亞翼獸紋的元素,並結合自身綠松石鑲嵌工藝,衍生出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
吐蕃的葬禮
在吐蕃的本土宗教苯教中,吐蕃先人的形象為人了合一,如同此人面鳥身飾牌一般。另一件神衣飾牌也將人生與其他動物元素如鳥翅、獸足、魚尾等拼接為一體。其手持的角形來通杯為流行於西亞地區的酒器。
唐代的髮簪
唐代很重視髮簪頂端的花飾。唐代後宮妃子、命婦所簪花樹是較大的花釵。它們往往是一式兩件、花紋相同、方向相反、以多枚左右對稱插戴。釵為雙股、單股的笄,是稱作簪或搔頭,也在頂端作出花飾。
梳本為理髮具,盛唐時婦女閣始在髮上插戴。起初只在髮簪單插一梳,以後逐漸增加,以兩把梳子為一組,上下相對而插。晚唐婦女盛裝時,有在髮簪前及兩側共插三組的,同時梳背的裝飾亦日趨富麗。
珠化 (公元前7世紀至今)
珠化,是指將金屬製成細珠,並焊接在器物上的技術︒通常製珠會利用液態黃金的表面張力能讓其自然成珠的原理,通過潑珠法︑吸珠法等製珠︒從目前所知的器物上看,這種技術的發源地可追溯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嵌寶石琉璃硨磲金梳背 公元7至8世紀 唐代李倕公主墓出土冠飾顯示同類飾物,與這梳飾在當時可能是成套配戴︒
蝙蝠趕珠龍金束髻冠 公元15至17世紀,明代(1368-1644) 這束髻冠纍絲而成︒這束髻冠的裝飾繁複瑰麗:頂和底部更飾以金片和金絲造成的蝙蝠和蓮花形飾;而底部則以雙翼用金絲編成。龍頸部有彈簧,行動時龍首會跟著搖擺,十分生動︒
金絲與纍絲(Gold Wire and Filigree)(公元前12世紀至今)
黃金由於其優異的延展性能,適宜被製作成絲;又由金絲開始,或掐或焊,或編或纍,衍生出不同的工藝和技法︒金絲製成後,又演化出各種裝飾技法,「纍絲」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所謂「纍絲」,是指將金絲掐捏出各種形狀,堆纍成平面或立體的造型後焊接固定。
金墜飾 公元1至3世紀 以圓渦紋為主要紋飾是鮮卑首飾中常見的樣式︒
融和: 遼宋到明
遼 (907-1125年)、宋 (960-1279年) 以降,北方和中原貴族繼續使用金飾作𤔡身分象徵。同一時間,金飾變普遍。
風格上,遼宋金飾承先啟後,遼代富大氣,兩宋則精精緻富生意,兩者設計需有共通之處,卻有各具特色,表現了北方和中原群體不同的審美觀。元代 (1271-1368年) 飾物融合南北風格且栽接新枝。明代 (1368-1644年) 金飾又一變。首飾一詞開始專指女性飾物,而且樣式豐富,各目細緻,設計與草原和早期金飾已相去甚遠,表現出不同的風尚。
以上反映金飾在南北融和的背景下,風格逐漸趨統一的潮流。
遼 、 西夏
遼 - 龍鳳紋骨朵
骨朵為遊牧民族狩獵用的投擲器,在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中已有出現。玉質骨朵只見於遼代,由瑪瑙、水晶、軟玉製作而成,呈扁球狀,表面磨出菱形棱面。
遼代的玉質骨朵成為具有遊牧民族風俗特色的持物,為契丹貴族遊牧出行時的儀仗用具,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貴族多用金骨朵。
唐宋髮簪、鳳簪
明代 - 雙龍戲珠樑冠
此樑冠主要以金絲製成,蓮花、蝙蝠和毬路紋,均有吉祥之意。背面雙龍的頸部和火珠以彈簧連接冠體,行步即顫。從現存明人容像所見,明代貴族女性會於髮罩之上佩戴此類樑冠,再配合各種簪釵,組成一副華麗的首飾。樑冠也可以是男性飾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