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起源歷史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澱區東部,占地約5200畝,園內風景秀麗、美不勝收,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典範,為中國最大的遺址公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城西北方,在古代為水泊密布,草木繁盛之所。北京的西郊,有連綿不斷的西山秀峰:玉泉山、萬壽山、萬泉莊、北海等多種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處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東順山勢注入昆明湖,成為西郊最大的水面。這裡開墾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風景區。早在遼代和金代時,帝王就在這裡建造了玉泉山行宮,附近更有不少皇家行宮和寺廟道觀。元代時,開始有私人在這裡營建私家園林,到了明代更加盛行,這一片地區都被稱作「丹菱沜」。
玉泉山是一個著名的避暑勝地,明朝末年已有皇室貴胄在那裏營建私宅,漸具規模,更成為明代皇族的故園。到了萬曆年間,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裡大興土木,首先建造了規模宏偉,號稱“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故址在北京大學西牆外)。嗣後米萬鐘又在清華園東牆外導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曠郊野,出現了亭台樓榭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名噪一時的園林薈集之地。
1644年,清兵入主中原取得天下,作為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不習慣北京夏暑冬寒的天氣,因而選中海淀區建立皇家後花園,作為休閒居亭之用!清朝的康熙帝曾多次南巡,對江南的景致頗為傾慕,於是他便在丹菱沜修建了具有江南風格的園林式行宮——暢春園,同時還將附近的一些中小型園林賞賜給親王貴胄,其中便有圓明園。經過清康熙帝四十六年(1707年)葺後,賜予皇四子胤禛(後來繼位為雍正帝)的賜園,位於海淀後華家屯,占地範圍約千畝,並得到康熙帝賜匾額「圓明」。圓明園的名稱喻意深遠,「圓」是品德周全完美之意,「明」指明智、明達之意,象徵帝國的榮耀和光輝。因此,二字合起來指皇帝有多麼完美和光榮,亦可看出康熙皇帝對後代子孫們的希望及勉勵。
雍正即位後將圓明園擴建至3000畝、造景28處,將圓明園改建成集辦公行政與休憩遊樂為一體的園林;乾隆即位後繼續擴建圓明園,先後陸續建設長春園和綺春園,合稱「圓明三園」。
圓明三園地勢平坦,園內多為水景,平面呈倒「品」字,山水樹木環繞故有「萬園之園」的美譽;之後乾隆還擴建「香山靜宜園」與「玉泉山靜明園」、創建萬壽山清漪園(即北京頤和園)及康熙年代的暢春園,合稱為「三山五園」,景色更為壯麗迷人,成為中國園林建築之首。 由於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曾六下江南遊山玩水,並將看過的山水光色、名園勝景請畫師繪製下來,回京後在圓明園仿建,且融入詩中的景物,漫步在園中即可遊遍整個中國的江山南北,包括桃花源的「武陵春色」、杭州西湖的「曲院風荷」、廬山的「西峰秀色」及城堡式「佛寺舍衛城」等,不但建築宏麗還擁有無數珍藏的歷史文物,園中種植大量的花草樹木,造成繁花似錦、四季如春的環境,可惜在西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北京,圓明園付之一炬是中國文化史上無可估計的一大損失。
圓明園盛世圖
圓明三園之圓明園
清雍正二年(1724年),圓明園的擴建工程正式開始。同年正月,雍正帝奏準由內務府派員前往熱河圍場一帶採伐林木。自此之後,凡大內、西苑及三山五園營建所用木料,大部分來自圍場。 清雍正三年(1725年)7月,內務府再委派商人於長生採辦圓明園所需石料。雍正帝有硃批云:“於長生備石之事稍有耽擱,即將其議罪”。由此可以看出他建園的急迫心情。
清雍正時期的圓明園擴建工程大體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將中軸線向南延伸,在賜園的南面修建宮廷區,嚴格仿照紫禁城中軸對稱的形式,包括新闢的大宮門,還有左右外朝房和內閣各府各衙門的值房,這裏日後成為皇帝在圓明園主政的主要建築羣。第二部分,將原賜園向北、東、西三面拓展,構建曲水島渚,增設亭榭樓閣,這部分構成了後來乾隆帝御題“四十景”的主體(其中至少有三十三景於雍正在位期間完工)。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圍配置的建築組羣。擴建後的圓明園,佔地面積達到3000畝左右。每個景區內,既有莊嚴宏偉的宮殿,也有使人感覺輕鬆靈巧的樓閣亭台與迴廊曲橋,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點綴其中。在雍正時期,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
雍正之後的乾隆帝於乾隆二年(1737年)移居圓明園,對該園進行第二次擴建。乾隆帝乾隆帝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和改建,親自主持園內的擴建。乾隆帝熱衷於遊冶,一生多次造訪江南,廣泛地吸取各地園林的精華,融入圓明園中。乾隆新建了鴻慈永祜、方壺勝境、匯芳書院、曲院風荷等多處景觀,於乾隆九年(1744年)令「圓明園四十景」全面竣工。乾隆命內廷畫師繪成《圓明園全圖》,各賦御製詩一首。
此後圓明園還有很多續建和改建工程, 如乾隆二十年仿無錫寄暢園改建了廓然大公;二十八年將四宜書屋按浙江海寧陳氏隅園改建為安瀾園;四十年仿寧波范氏藏書樓天一閣建成文源閣,樣式雷奉敕仿寧波天一閣營造的皇家藏書樓四庫七閣,貯存新編纂謄寫的《四庫全書》等。弘曆在《圓明園後記》中寫道:「然規模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風土草木之清佳,高樓邃室之具備,亦可稱觀止。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游豫之地,無以逾此。」
在圓明園的初部建築落成之後,其東面和南面又先後興建了兩座附園,即長春園和綺春園。
圓明三園之長春園
乾隆十年,乾隆帝弘曆在圓明園東邊開始建設長春園。長春園也是一座水景園。大宮門內的中心島上含經堂、蘊真齋和廊壁嵌滿淳化閣帖石刻的淳化軒;湖西部二島上有思永齋和聳立崇壇高閣的瀛洲仙境海岳開襟;湖北岸是澤蘭堂、法慧寺和仿建蘇州園林的獅子林;湖東部和南岸,修建了玉玲瓏館和倩園、如園等。園北部帶狀地區建成別具一格的西洋樓景區,仿歐式宮殿和園林風格,修建了黃花陣、海晏堂、遠瀛觀、大水法、線法山等建築,中西合璧,新奇精巧,體現了很高的造園藝術水平,成為中西文化交匯的代表性作品。
-
清乾隆十年(1745年),開建長春園(早期曾俗稱東園)。
-
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歸併熙春園,俗稱東園,也就是清華園。
-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又歸併春和園(康雍年間為康熙第十三子胤祥的賜邸花園,園名交輝),改名綺春園,俗稱南園。
-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歸併淑春園,不久改名春熙院,也就是燕園。
長春園始建於乾隆十年(1745年),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格局大致落成,但是改建的工程一直維持到乾隆48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長春園西洋樓景區。 長春園西洋樓建築園林是由西方傳教士及宮廷畫師郎世寧和其他御用宮廷建築師和内務府共同設計監造的。
-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帝乾隆開始組織籌建。
-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完成第一個景點“諧奇趣”。
-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養雀籠、海晏堂、方外觀、大水法建成。
-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大水法的北側建成“遠瀛觀”。
圓明三園之綺春園
綺春園在圓明園的東南方,園門在西北角,可與圓明園的秀清村即別有洞天相通。清康熙時期,綺春園的前身——萼輝園開始修建。關於萼輝園的詳細修建時間,並未見有史料記載,但有學者根據康熙所作《萼輝園記》推測,其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此園的西部原是康熙帝十三子怡親王允祥的賜園,允祥之子怡親王弘曉在乾隆中葉遷出。大學士傅恆遷入後改名春和園,後也遷出。
綺春園是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由許多親王、公主賜園合併擴建而成,嘉慶年間又擴建西路,併入親王及公主賜園,奠定綺春園的規模。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定名綺春園。第二年三月初九日,在園門懸掛御題園名匾額。乾隆三十八年,在春和園以東修建一座喇嘛廟正覺寺,寺門通向園外,又辟後門與綺春園連通。
有遠瀛觀復原圖内掌握到的是:
-
清乾隆中期,該園又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
-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春和園歸入圓明園,正式定名為“綺春園”。那時的範圍尚不包括其西北部。
-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綺春園添建宮門和朝房,並開始整修公主寢宮。
-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綺春園西南部的正覺寺落成。
-
清嘉慶四年(1799年),西爽村併入綺春園。
-
清嘉慶五年(1800年),消耗鹽政中的10萬兩白銀用於綺春園的擴建工程。
-
清嘉慶六年(1801年),於西爽村內開闢含暉園,並賜予莊敬和碩公主,直到公主逝世,將此園繳回,並改稱“南園”(即綺春園西南隅部分)。
-
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綺春園宮門建成,因它比圓明園大宮門和長春園二宮門晚建半個多世紀,亦稱“新宮門”,一直沿用下來。
-
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莊敬和碩公主的含暉園併入綺春園。
-
清道光八年(1828年),”南園”這一名稱被取消。
-
清同治年間,該園試圖重修時,改稱萬春園。
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相對獨立又互相連通,總體上以圓明園為主,三園統屬清廷設立的圓明園總管大臣管轄,因此一般統稱「圓明三園」或「圓明園」。按清朝制度皇家工程應歸中央六部之一的工部管理,圓明園興建則是個例外,由主管宮廷事務的內務府管理,另組工程事務所,建造所花費不受工部法規約束。
嘉慶年間,圓明三園依然有所增建。嘉慶之後,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道光帝撤了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的陳設,取消了熱河避暑山莊的避暑與木蘭圍場的秋獵,而不斷出資翻修圓明三園殿宇。由於國力衰敗,清朝皇室再也無力對該園進行大規模的修葺,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咸豐十年(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毀為止。 此後百餘年間,清帝在圓明園園居時間多於在北京城內的皇宮紫禁城。
康熙四十六年,除皇長子允禔和皇太子允礽已有賜園外,已經年長的七位皇子,從皇三子允祉到皇十子允祹,奏請在暢春園周圍修建賜園。康熙帝詔准後,七座皇子賜園在當年建成併入住。皇四子胤禛在暢春園以北空地上修建了圓明園。康熙帝在當年十一月即親蒞此園。《聖祖仁皇帝實錄》記載:「康熙四十六年十一月……己未(初十)。皇四子多羅貝勒恭請上幸花園進宴。」
七位皇子原先奏請建園時,是在「暢春園以北空地」建七座賜園。但經實地勘察只能建四座園子,其餘三位皇子只得另覓地點建園。由此可見,圓明園始建時的規模因「地方狹窄」不會很大;況且當時胤禛還只是「多羅貝勒」,其賜園規模會受到限制。康熙四十八年三月,胤禛封為和碩親王,賜園規模可能會逐漸擴展。到康熙五十八年秋,胤禛題寫《圓明園十二景》詩時,其園址已擴展到福海西岸的「深柳讀書堂」了。即使如此,其規模也不會超過康熙帝御園暢春園。
康熙帝曾幾次臨幸圓明園。胤禛在《圓明園記》中寫道:「朕嘗恭迓鑾輿,欣承色笑。慶天倫之樂,申愛日之誠。花木林泉,咸增榮寵。」玄燁從圓明園建成那年蒞園進宴後,直到十二年後的康熙五十八年才又臨幸此園。他在逝世前幾年四次到圓明園去看望胤禛,這使人聯想到可能與選擇繼承人有關。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1722年),愛新覺羅家族中兩個最偉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後來的乾隆皇帝,在圓明園首次見面了。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後一個春天,圓明園牡丹台前數百盆牡丹開得正艷。雍親王(胤禛)提出請父皇來家中賞牡丹,老皇帝欣然應允。老皇帝願意到胤禛家裏來坐坐,因為在十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當中,只有這個四阿哥從來沒有表現出對皇位的特別渴望,也似乎沒有參與任何與競爭儲位有關的陰謀。這個貌不驚人的老四,擅長草書,精研佛法,在別的皇子為皇位打破頭的時候,他卻坐在書齋中修身養性,一派閒雲野鶴之姿。不過,44歲的雍親王也並非平庸之輩。皇帝偶爾交給他一些臨時任務,比如安排太后喪事、清查倉米發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給皇帝留下了頗深的印象。(馮爾康《雍正傳》)。康熙晚年,經常到四阿哥的賜園中去散心遊玩。據《清聖祖實錄》統計,皇帝晚年共幸臨胤禛的賜園圓明園11次。除了胤禛外,其他皇子從來沒有享受過這樣的恩榮。原因當然是四阿哥的家讓他感到安全和放鬆。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駕臨牡丹台,把酒臨風,心情愉快。很多歷史學家都說,把弘曆介紹給康熙,是雍親王精心策劃的一個步驟。不過康熙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在父子閒聊之際,胤禛閒閒地提起:「您的兩個孫子打生下來還沒機會見到聖顏呢。」老皇帝隨口答道:「好啊!上次我聽侍衛說你有個兒子書讀得很好。把他們倆叫出來我看看。」 一見到這兩個孩子,老皇帝不覺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弟弟弘晝沒有給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曆卻讓康熙過目難忘。這孩子相當與眾不同。他身材頎長,容貌清秀,特別是兩隻秋水般澄澈的眼睛裏流動著不同尋常的靈氣與沉靜。剛才行禮的時候,皇帝注意到他一舉一動既敏捷得體,又不慌不忙,一點也沒有這個年齡段孩子常有的緊張侷促。跟在他身後的同歲弟弟弘晝就明顯拘束很多。憑著豐富的閱人經驗,老皇帝確信這個孩子與眾不同。他慈愛地招招手,讓弘曆站到自己面前,詢問起他的功課。弘曆落落大方地背了幾段經書,從頭到尾清晰地講解了一遍。一陣喜悅攫住了康熙的心。在他見過的所有孫子當中,這個無疑是最出色的。過了幾天,老皇帝派太監來到圓明園,命雍親王寫下弘曆的八字,呈皇帝親閱。又過了幾天,康熙再次駕臨圓明園,吃了一頓飯後,宣佈了一個不同尋常的決定:要將弘曆帶回宮中養育。(《清聖祖實錄》《樂善堂全集定本》)
這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天子共賞牡丹,被傳為清史佳話。這件事也大大增加了胤禛在皇位競爭中的優勢。
雍正帝牡丹臺觀花行樂圖
此圖描繪雍正帝在侍者簇擁下賞花,身旁束金黃色腰帶的少年可能是弘曆,場景戎表現圓明園牡丹臺。康熙帝在牡丹臺初見弘曆便對他喜愛有加,後來常讓他伴侍左右。有學者推測,雍正帝或以此圖喻示康熙帝選定自己和弘曆為繼位者。
雍正御園圓明園
胤禛即皇帝位後,他將皇子賜園圓明園按照離宮型的皇家園林進行改建擴建。在圓明園殿以南拓建了前朝區,又將園區向西、向北、東方擴展,大規模興建宮殿和景觀,建成一座三千畝地域的御園。在前湖南岸,修建成一組功能完備的「前朝」建築群。這就是在原皇子賜園南牆外新建的「外朝」部分。在大宮門外建左右外朝房和內閣內府各衙門的值房。二宮門外有左右內朝房和茶膳房、膳書房、清茶房、軍機處。二官門內正殿為正大光明殿,是皇帝上朝聽政、宴請外藩、壽誕受賀的地方。正殿東側為勤政殿,皇帝在此處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正大光明殿北邊是前湖。
湖北岸是「內寢」部分,即帝後嬪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在後湖以北、以東和福海周圍,疊山理水,栽花植樹,修建了各類建築和景觀數十處。據專家統計,在其後乾隆年間命名的「四十景」中,有33處已在雍正年間大體修築成型,並多有雍正御題匾額。
為了保護皇帝園居生活的安全,在雍正二年建立了圓明園八旗護軍營和內務府包衣三旗護軍營,共有官兵三千餘人,分駐在御園周圍的八旗營房裏。
胤禛遵照清代的禮制,在皇宮為父皇康熙及母后守孝27個月後,於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駐蹕圓明園,並於當天傳諭:「朕在圓明園與宮中無異,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此後便長住御園,到春節期間才返回紫禁城。
雍正帝駐蹕圓明園之初,就面臨如何處理日常政務的問題。自從順治、康熙朝以來,尤其是康熙帝啟用暢春園後,清政府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穩定的帝王理政模式。康熙帝於二十一年( 1682) 推遲了聽政的時間,改為春夏辰初( 早7 點) ,秋冬辰正( 早8 點) ; 若遇大雨大雪天氣,臨時奏請皇帝指示,只有夏天極熱或是冬天極冷,各部院的確沒有可奏之事時,方可暫停御門聽政。此例繼續延至雍正皇朝。宮內聽政時尚且如此,若皇帝駐蹕京西御園聽政,給朝臣帶來的不便可想而知。京西園庭距離內城並不近,若從西直門到圓明園宮門就有二十里之遠,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居住在南北城的親貴大臣一大早趕往圓明園,當天再返回居住地,往返周折,並不輕鬆。
雍正帝心念勤政,不想絲毫延宕政務,因此他很快就頒布了各部院衙門前往圓明園奏事的初步規定: 「朕在圓明園,與在宮中無異,凡應辦之事,照常辦理。」 雍正帝雖然要求各部院若有應辦之事,應“與宮中無異”,“照常辦理”,但考慮到作為各衙門主要負責人的王公大臣們大多居住在城內,為體卹朝臣,雍正帝並未強求御園奏事的時間和班次。 原本希望自己在駐蹕圓明園時朝臣能按照在宮內的辦事規矩一樣正常前來奏事,但結果事與願違,奏事者寥寥。可見,雍正帝長期駐蹕圓明園理政,已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原本習以為常的清代中央政治運作體系和節奏。鑑於這種情形,雍正帝意識到必須制定明確的輪班奏事制度,以協調新常態之下御園理政對原有政治運作體系的衝擊。依雍正帝的新規定,八個旗依序每旗一日,然後再分別搭配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各一日,都察院與理藩院為一日,內務府為一日,共八日一循環。若碰到御門聽政日,則各旗院堂官都要前往,當天應輪班奏事的部院則順延至次日。如果某部院在輪班之日確實沒有可奏之事,其堂官也要前來,等候皇帝召問委辦。相反,如果某部院若有緊急事件,卻又不在輪班之日,也可以不拘班次,立即啟奏。在規定中,還明確要求凡是不來京西御園奏事的八旗、各部院官員,都要前往城內各自衙門辦事。
雍正帝長期駐蹕圓明園所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朝野輿論對其御園理政合法性的質疑。四年 ( 1726) 五月,京城坊間乃至地方各省都流傳雍正帝在圓明園“日日飲酒”,夜夜笙歌。甚至京城報房小抄亦言之鑿鑿: 「初五日,王大臣等赴圓明園叩節,畢,皇上出宮,登龍舟,命王大臣等登舟,共數十隻,俱作樂,上賜蒲酒,由東海至西海,駕於申時回宮。」謠言固然有當時因皇位繼承而造成的政治對手的造謠和誹謗 (政敵允禩等人所為),但也不能排除那些常年奔波往返於禦園與城內衙門之間且敢怒而不敢言的王公大臣們。因此,這些謠言的形成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皇帝頻繁離開傳統政治中心紫禁城而開創園居理政時所面臨的合法性困境。雍正帝斷定這種「捏造」是其政敵允禩等人所為,要求兵、刑二部「詳悉審訊,務究根源」。
由於與允禩集團及其餘黨的鬥爭十分激烈,也由於政務繁忙,胤禛之後極少離開北京。不僅南巡江浙、東拜祖陵、西幸禮佛全都免去,連北狩秋獮也停止了。他長年居住在圓明園,每年少則185天,多則247天,年均二百天以上,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病逝於圓明園九州清晏寢宮。
清帝在圓明園與紫禁城居住及議政的分配
自雍正擴建及將議政移大部分移至圓明園後,一百三十六年中,五位皇帝偕皇室親眷在這片山水園間理政、養性陶情。他們在此留居的時間,往往還超越在紫禁城,使,圓明園成為最慣常的生活居所與朝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