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0404_122115.jpg
童子抱魚吊燈.webp
20240404_114929.jpg
20240404_122140.jpg
20240404_112208.jpg
20240404_122218.jpg

圓明園的時令節慶

圓明園作為數代皇室駐地,見證了一百三十六年的時令變化。每逢元宵和七夕等傳統節慶,園中不同地點都會舉辦隆重的節令和祭祀活動。

新春正月,御園的上元宴饗和燈節火戲,寄寓了宮廷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花朝踏青,上巳修禊,端陽競渡,七夕乞巧,中秋拜月,重陽登高。園中不同場地交替發生着豐富的節令多祭祀等活動,貾於園景鮮活的生機,也符合應時而動的天子之道。

20240404_112208.jpg

圓明三園御舟

圓明園三園,水域約140 公頃,佔全園面積40%,園內水系縱橫交錯,河道曲折蜿蜒,水體形態豐富,溪流、溝澗、湖泊、河灣,幾乎貫穿所有景區,串聯起四通八達的水上交通線,為宮廷船隻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保障。

北京西郊的圓明園及其附屬的長春園、綺春園三園船隻數量既多,種類亦全,形式和名稱上都有鮮明的特徵,無疑更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是清代皇家水上交通工具的縮影。

苑西凯宴图.jpeg
20240404_112236.jpg

自雍正開始,歷代皇帝根據個人喜好和生活需求不斷修造船隻,日積月累形成了一個壯觀的水上船群。嘉慶十五年(1810 年),總管園庭工程事務大臣呈報,圓明園一次性維脩大小船竟然多達 196 艘。乾隆、嘉慶、道光等清代統治者認同多元文化,涉獵廣泛,雅好文詠,曾為許多御用船定下雅緻的名稱,懸掛匾額楹聯,最終見諸史料的就多達 25 艘。

元宵節

圓明三園元宵節

在民間,正月初八至十七日。北京的東華門外(今燈市口一帶)設燈市,有各樣花燈出售,「是時,四方商賈雲集,珠石奇巧,羅綺綢緞,古今異物畢至。更有技藝百戲,於市上演出”,熱鬧非凡。還有人搭設迷宮,在環復的路線中掛滿各式彩燈,一直長達三四里,令入遊者一時迷不能出,這稱為「黃河九曲燈」。有的人家,以小杯子盛油點起玲瓏夜燈,放於房間院落各處,聚如螢,散如星,頗有趣味。

元宵夜觀燈的同時,還會燃放煙火砲竹,有響砲、起火、三級浪、地老鼠、花盆、花筒等多達數百種。有的煙火則架高一丈,盒分五層,各處燃放,通宵不盡。上元之夜,正陽、宣武、崇文各門皆不關閉城門,任民往來,校尉巡守,通宵達旦。

到了清初,明代燈市盛況不再,東華門外的燈市移到了前門外的靈佑宮與廣安門內的慈仁寺(今報國寺),至今東華門外只保留了燈市口的舊名。但清代宮廷仍繼承了前朝過上元節觀燈、吃元宵的習俗。 上元佳節,清宮中會懸掛各式宮燈,而且乾隆帝每到燈節必制燈詞,或四首或八首,並有冰燈聯句的遊戲。在《冰燈聯句詩序》中雲:「片片鮫冰,吐清輝而交璧月。行行龍燭,騰寶焰燦珠杓。」宮中還沿襲明代舊制,自臘月二十四日起,在乾清宮丹陛上左右安設萬壽燈兩座,丹陛下左右安設天燈兩座。萬壽燈旁也懸掛自明代傳下來的萬壽寶聯十六幅,每幅兩面均有用金線繡製的聯句。天燈自安設之日為始,每晚燈至二月初三出燈之日為止。上元節除在宮中放燈,御園中同樣放燈收燈,並大放異彩,演出音樂、百戲,賜食觀劇。

乾隆皇帝習慣在圓明園過元宵節,通常紫禁城舉行完過年的各項大典一週後,皇帝就要移駕圓明園。1784年,離元宵節還差4天的時候,乾隆皇帝來到了圓明園。這天的晚膳安排在同樂園舉行。隔天早上,乾隆的早膳則移至長春園的淳化軒進行,這頓講究的早膳如同前晚的晚膳一樣奢侈。想來,元宵節這幾日,乾隆的飲食大致是如此。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之際,傳膳時多有新增的品種,因為這天乾隆要舉行盛宴,款待皇室成員、近臣和一些蒙古王公。

依據《圓明園:清代史料檔案》記載,這天奉三無私殿舉行的午宴一共有32道佳餚,包括燕窩雞絲、烤鴨、片野鴨肉、鹿茸蒸鴨、蒸雞、烤鹿肉、臘肉和各式蔬菜,主食有蒸菜包、蒸雞肉湯圓等,此外還有羹湯、奶茶、美酒、凍肉、甜點等等。這些佳餚盛在玉碗、銀碟、金盤和琺瑯器皿中,各種盤碗的形狀也很別緻,並配有特製的筷子和湯匙,而飲宴的桌子則是紫檀木的桌子。出席宴會者,每兩人一桌。伴著宮廷音樂,菜餚一盤接一盤地傳了上來。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webp

入夜,乾隆爺在圓明園「山高水長」大殿的寬大平台上落座,王公貴冑、內臣近侍及蒙古王公隨侍於側,邊享用各式甜點和飲品,邊欣賞湖對岸燃放的焰火。而近處,則有宮內的太監和一些藝人演出的摔角、燈舞等。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便描繪了眾人在圓明園中放煙火慶元宵的熱鬧場面。當年的元宵之夜,會有數百人手執彩燈,翩翩起舞,在園中的「山高水長」樓前形成燈火世界,為乾隆帝一家獻技。隨後,懸掛在架上的煙火盒經燃點後,會不斷落下圖案和字樣,層出不窮,變幻莫測,亦有吉祥喻意。欣賞畫作時,不要錯過右方坐在樓上的乾隆皇帝。他嘴角微揚,在天子的威嚴中顯露出作為父親和長輩對於家庭溫馨熱鬧場景的喜悅。

上元晚間,宮中還有賜食浮圓子的習俗。根據檔案記載,上元節之夜,在宮中甚至在南巡過程中,在行宮的晚膳中都有應節小吃“元宵”一品。上元節後一日,也要欽點大臣在圓明園同樂園聽戲、賜宴。

盒子燈,又稱宮廷盒子燈,是起源於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的花燈技藝,清代時期盛行的觀花燈民間活動。因其造型在盒子內疊合在一起,又叫盒子花,它有形、有聲、有色,流光溢彩,寓意平安吉祥。其獨特的表演形式,引得眾多賞燈人,迅速傳播到天津、山東等周邊地區。

 

懸掛於高處的盒子燈,從最低層開始,燃放完一層,隨即脫落,上一層接著開始,直到頂部。因火藥點燃時,不僅能顯現出燈的外部輪廓,就連燈的內部也有火藥點燃,可謂是火樹銀花,流光溢彩。

圓明園「山高水長」的「火戲」取消

「山高水長」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在圓明園東南隅,建於雍正初年(1723年),最初稱“引見樓”,是清朝歷代皇帝宴請外藩使節及王公大臣觀看遊藝節目的地方。每年元宵節前後,皇帝要在此舉行盛大的“火戲”,也就是放煙火,觀燈戲,場面壯觀。

每年元宵節前夕,「山高水長」寬闊的地面上,便聳立起幾十個煙火盒架,樓前月台上左右各有一扇面形高達17 米的煙火牌樓,大架高懸,十分壯觀。鑑於菸火花炮的施放事關安全,因而每年正月初二由內務府鎢用堂印,行文提督衙門撥派官兵,在圓明園花砲庫周圍看守火燭,趕逐閒人,以防發生意外事故。直到正月二十日差務告竣,方受命撤回。

上元節當天,隨著皇帝駕臨,鞭炮聲開始響起。夜幕下垂,皇帝一聲令下,公頃間,花砲聲大作,元宵節「火戲」活動進入最高潮-放煙火。眾多大小不同、方圓不一、人物鳥獸無所不有的煙火盒子被紛紛點燃,其聲如雷霆,火光燭天。須臾之間爆竹連發,猶如飛星奔流,倏上倏下,倒曳有聲。一會兒萬炮齊鳴,轟雷震天,火繩紛繞,儼如飛電。

道光十六年(1836年)正月十五,圓明園「山高水長」的元宵節煙火、燈戲活動照例舉辦,但煙火剛剛燃放了不到半個時辰,便刮起了風,且風力越來越大。只見被炸向高空的煙火四處飄散,不多時便有人高喊:「南面樹林子走(失)火了!」樹林中躥起的火苗藉著風勢越燒越大,火光沖天。有人立刻將失火的消息禀報給道光皇帝,並告知已有護軍前去滅火。接著又有人禀報,說一處彩牌大樓被飛濺的煙火引燃。道光皇帝命人繼續全力滅火。經過大家共同努力,兩處走火很快就得到控制。樹林著火原因是煙火四散未燃盡引燃,大火燒毀了一些樹木和一座臨時搭建的牌樓,未有人員傷亡。道光皇帝見風勢不減,隨即傳旨:煙火、燈戲即刻停止,且小心看管未燃放之煙火花爆,不得有誤!

轉眼到了當年的十一月,總管內務府大臣向道光皇帝上奏來年元宵節照例舉辦煙火、燈戲之事。道光皇帝硃批道:「軍機大臣面奉諭執著傳知總管內務府大臣等,自十七年(1837年)正月為始,山高水長煙火花爆,嗣後毋庸預備,欽此。」由此可見,為了圓明園的安全,特別是避免火災的發生,道光皇帝決定自十七年(1837年)正月開始,取消了元宵節照例舉辦的煙火、燈戲活動,並令內務府不再購置菸火花炮。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五月又裁撤了圓明園的「花砲作」。

七巧節

圓明園七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的七夕是每年秋季開始的第一個節日,天氣溫和,草木飄香,姑娘和少婦們在這一天有「乞巧」的風俗,即對著月亮穿七孔針,祈求心靈手巧。 七夕風俗最早見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宋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三中記載:「七夕節物多尚果、食茜雞,……婦人女子至夜對月穿針……飲酒為樂,謂之乞巧。」這種活動,在宋代已經在宮廷中舉行。

到了清代,宮中對此習俗極為重視,規定在這日要設貢獻49種,後妃祭祀乞巧,虔祝農桑繁茂。同時,陳瓜果、搭彩棚、奉牛郎織女牌位。並由帝、後率內廷妃嬪對月拈香行禮,祭拜牛女星君。圓明園西峰秀色是雍正喜居之地,經常於乞巧節舉行類似活動。

《雍正十二月令圖》表現了不同月份中,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生活的各個場景,同時也展示了圓明園特有的特色活動。《雍正十二月令行樂圖》中的「七月乞巧圖」描繪的便是七夕之夜,後妃宮女們在圓明園西峰秀色樓上設宴乞巧的場景。

雍正十二月令行樂圖·七月乞巧.jpg

乾隆二十年,他曾寫過《七夕》詩,對七夕節加以吟詠:

西峰秀色靄宵煙,又試新秋乞巧筵。

今古女牛幾曾別,往來烏鵲為誰填。

山圍河洛思榆塞,盒釷絲蛛異昨。

兒女之情我何有,一因耕織祝心虔。

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檔則描述了七夕節乾隆在西峰秀色的活動:這一天,乾隆頭戴雙層清涼南紅絨纓正珠珠頂冠,身穿黃色緂絲金龍單袍,紅青實地單紗繡二色金的金龍褂,青緞鞋襪。從九洲清晏後碼頭搭船,至西峰秀色「供前拈香」。

西峰秀色是清帝舉行七夕乞巧與拜祭牛郎織女的重要場所,西峰秀色承包了當時所有七夕活動。雍正、乾隆時期如此,嘉慶、道光時期亦不例外,據記載,嘉慶、道光時期,每逢七夕皇帝都會來西峰秀色拈香,此時昇平署都要演奏十番樂,並獻演《仕女乞巧》 《七襄報章》等折子戲。嘉慶、道光朝共31年的檔案統計中,除道光十二年外,乞巧節的戲曲承應有20次都是在西峰秀色舉行。鹹豐朝乞巧節祭祀獻戲承應地點雖不固定,但大多也在西峰秀色。

圓明園節日文物

皇室親情

圓明園的皇室親情

圓明園在誕生之初即與皇家親情緊密聯繫。康熙第關於在京城西北郊的暢春園起居及理政,而成年的皇子獲淮在此周邊建園居住,陪侍父皇。康熙四十八年,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受封親王,在暢春園之北獲授賜園,得父皇題匾額"圓明園"。在之後的百餘年中,皇家成員在園中誕生,成長、故去,扮演着父母、子女、夫妻等家庭角色。延續著代代相傳的人生故事。

祖孫初會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 那是康熙第生命中最後一個春天。圓明園內曲水繞臺、牡丹盛放,康熙帝應皇四子胤禛之邀到圓明園賞花。在牡丹臺宴樂之間,他初次見到12歲的皇孫弘曆,即乾隆帝,由此開啟了跨越三代帝王的親情故事。雍正繼位後,於該處懸"序天倫之樂事"匾。乾隆帝恩感念皇祖恩寵,亦懸"紀恩堂"匾,使牡丹臺成為園中飽含溫情的角落。​

皇家同樂

皇家同樂

《喜溢秋庭圖》描繪道光帝與嬪妃及子女於庭院賞花遊樂。畫中描繪的是秋日里道光帝攜後妃、子女在庭園中賞花嬉戲的情景,宛若出一幅和睦美好的家庭生活照。園中菊花盛開,楓葉已經變紅,透出濃濃秋意。在廳中安坐的是道光皇帝與皇后;在石階上玩耍的有一皇子與公主;在院中牽手的母子是妃與皇子;另外還有一位妃子、一位公主和一個宮女。畫中景物近大遠小,有西法透視的痕跡,但人物則是按身份尊卑,身份高的畫得較大,身份低的較小,延續了中國畫的傳統。

 

咸豐十年(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焚毀時,此圖被帶出園外,後被官兵繳獲,再由道光帝第六子、時為恭親王的奕訢送回京城壽皇殿供奉。

《胤禛朗吟閣圖》

胤禛(雍親王)在朗吟閣內端坐的肖像,週邊是鹿、鶴、嘉木,環境靜謐優雅。從畫中人物的年齡看,胤禛此時似乎應為皇子。全圖畫風細緻工整,色彩明麗,裝飾性。胤禛束金黃色腰帶,可推斷此圖繪於康熙時期。其袍服繡五爪團龍紋,符合他當時親王的身份。此幅是目前存世數量不多的雍正為皇子時期的畫像之一。

朗吟閣在圓明園內,胤禛做皇子時常在此居住。據弘歷在其《朗吟閣詩》中的註解,「閣名猶皇考潛邸時所題也。」胤禛所作所為《秋日登朗吟閣寓目詩》雲:「縹緲遙峰帶夕曛,晴光歷歷望中分。 」生動地勾畫出亭閣周圍富有詩意的景象。

20240404_121650.jpg

《乾隆帝妃及永琰像》

嘉慶皇帝永琰出生於"九洲清晏",後賜居"天然圖畫"。此園所繪場景為楠木裝潢的室內,一妃嬪與一兒童立於樓下的窗前。 根據畫上的黃簽「今上御容,嘉慶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敬識」可知。窗外所繪山石、竹林和牡丹,與"天然圖畫"竹簻樓向東看到的景象十分相似,或許暗示了永琰幼年 的居所。

 

此圖描繪的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顒琰的孩提時代,那位貴婦可能是他的母親魏佳氏,後尊為孝儀純皇后,時為令貴妃;而畫面上的黃簽則是在嘉慶皇帝(顒琰)登基後添加的。根據畫風判斷,此圖的人物肖像部分具有鮮明的歐洲油畫特徵,當為郎世寧所繪。

兒孫滿堂

兒孫滿堂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的第一個玄孫呱呱墜地,為紀念五世同堂之慶,他在圓明園五福堂等多處懸掛"五福五代堂"匾。五福堂與鄰近的朗吟閣均位於"天然圖畫"景區,是圓明園最早修建的區域之一。

 

眾多皇室成員在此度過童年。如乾隆少年時常在朗吟閣聆聽父親的教誨與弟弟弘晝同在五福堂長大。永琰,即嘉慶帝六歲前亦曾住在五福堂。

20240404_122218.jpg
20240404_121917.jp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