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揮後裔 - 古代名人

張擇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 (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他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樑、街道、城郭。 “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 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這兩件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居正(1525-1582年)

 

字叔大,號太岳,明江陵人。 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十年,海內稱治。 卒諡文忠。 著有太岳集、帝鑑圖說等。

張旭

 

張旭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 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 其書法逸勢奇狀,連綿迴繞,具有新風格。 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並稱三絕。 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以發濡墨而書,故世稱為張顛、書顛。

張士誠(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蘇省泰縣)人。 元末群雄之一。 本從事運鹽業,後據吳中,自稱吳王,後為明將徐達、常遇春所擒,自殺身亡。

張三豐

 

張三豐生卒年不詳。 宋武當道士,所創太極拳術,聞名當時,其法傳於後世,稱內家拳,又稱武當派。 或作張三峰。  (2)名全,一名君寶,號三豐,明朝遼東懿州(今黑山縣境)人,生卒年不詳。 因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 史稱其辟穀數月不飢,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時贈為通微顯化真人。

張作霖(1875-1928年)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 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握三省軍政大權,為奉系領袖。 兩次直奉戰爭,先敗後勝。 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在北京組政府。 十七年因國民革命軍進抵河北,軍事失利,退回關外,至皇姑屯被日軍炸傷,未幾傷重而亡。

張大千(1899-1983年)

四川內江人,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 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藉鑑

© 2015 by 張錫後裔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