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黃帝當共主的時候,去古未遠,人民生活簡陋樸素,故黃帝教人民生火做飯,吃熟食,又創製紡織技術,用以製作衣服冠冕,禦寒護體。他又命大臣負責不同的技術創造,如羲和與常羲分別負責觀測太陽和月亮,臾區觀測行星,伶倫創製律呂,大撓創立甲子,隸首發明算數,容成綜合以上六術,製作樂律和律曆。黃帝還讓伶倫和垂製造樂器磬和鐘,沮誦和倉頡造字,史皇作圖,雍父造舂和杵臼,夷牟造矢,揮造弓,共鼓和貨狄作舟。

黃帝有四妃十嬪。正妃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養蠶縲絲,織出絲綢做衣裳,故有「先蠶」的稱號,次妃名嫫母,長相醜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黃帝敬重。

黃帝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佈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 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 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 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陵”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 2015 by 張錫後裔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