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姓歷史

揮公墓
黃帝逝世後,顓頊繼位,建都帝丘,也就是現在的濮陽。 《史記》中說:“帝顓頊,都帝丘東郡,濮陽是也”。 揮公自幼生活在清河之陽的頓丘,年長便在帝丘輔佐帝顓頊。
張揮公園坐落於濮陽縣城東關,金堤以北、南環路以南,佔地1000餘畝。 建有揮公墓、揮公碑、揮公像以及名人碑林、祭祀廣場、展覽館等設施。
揮公墓為圓型,直徑20米,基座高2.6米,土球高5米,墓基採用料石砌築。
揮公碑在揮公墓地南20米處,碑身高3米,寬0.76米,厚0.5米,碑陽刻“中華張姓始祖揮公墓”,碑陰刻揮公的生平與功德。
揮公碑南90米處是揮公雕像,像基座高5.15米,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花崗岩粘飾。 揮公像坐落在花崗岩基座上,像高3.3米,採用實心紅花崗岩雕塑而成。 張揮手持彎弓,身挎利箭,目視前方,威武雄壯,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揮公像基座四面有四組線描圖案,記述了揮公的功績。 分別是“始製弓矢,射獵鳥獸,迎戰共工,顓頊賜姓”.
bottom of page